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A.林则徐 B.左宝贵 C.陈化成 D.关天培 2.右边是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颁发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 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占领香港岛 C.割占台湾 D.签订《瑷珲条约》 4.1851年领导农民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的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洪秀全 D李秀成 5.“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A.丰岛海战 B.威海卫战役 C.黄海海战 D.虎门销烟 6.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7.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于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C.《马关条约》签汀之后 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8.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 9.“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 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顽固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0.《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公车上书 11.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开始了推翻清朝的革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12.1911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其报道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义和团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武昌起义 13.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畅聊中“那个元旦”指的是 A .1911 B. 1912 C. 1913 D.192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