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 项。(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这句春联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A.1919年 B.1949年 C.1956年 D.1978年 2.某班播演历史话剧《上甘岭》,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A.彭德怀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罗盛教 3.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 ,农林水利占7.6% ,运输邮电占 19.2% ,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 ,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 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4.以下人物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5.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指 A.1949—1959年 B.1953—1963年 C.1956—1966年 D.1966—1976年 6.右图是徐州第一座高架立交桥——和平大桥,它的建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徐州取得巨大成就的有力见证,徐州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作出这项决策和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7.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开始于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改革经营模式 C.推进企业改组联合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20世纪90年代,我国扩大改革开放重点和标志是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将海南岛建成特区 D.建立深圳经济特区 9.中共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10.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1. 方寸之间传递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右图邮票发行于 A.2008年 B.2009年 C.2010年 D.2011年 12.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 D.农业生产合作化 13.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图片资料,这些资料共同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八路军将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B.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 C.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事迹 D.人民解放军进军x藏 14.能够制定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权力机关是 A.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B.中华全国总工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5.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 A. 全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C.扩大国有企业的生产自主权 D.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回望历史,我国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A.1953—1957年 B.1957—1965年 C.1966—1976 年 D.1978—2000年 1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方面的史论,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土地改革 消灭了私有制 B 一五计划 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C 三大改造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D 大跃进运动 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8.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 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x藏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 ③④①② B. ③①④② C. ④ ①②③ D. ④③②① 19.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的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这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实施第一个五年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20.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建国初期 “人大”“政协 ”“三大改造” 探索时期 “大跃进”“放卫星”“原子弹”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大包干”“经济特区”“下海” 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上山下乡” ④“两个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有 ①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②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③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表格是我国安徽省凤阳县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 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3.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①发展乡镇企业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八年级(1)班2组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本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5.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26.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他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A.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27.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的是 A.“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B.“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大二公” C.“走资派”、“封资修” D.“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 28.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有 ①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 ②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制定《共同纲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道路 30.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2002年,新世纪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六大在北京隆重举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