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个“新 时期”的“新”的起点( )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2.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收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 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3.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中共八大的召开 4.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到“两年徘徊”时期,《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出的论断是“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没有得到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还没有结果 D.老一辈革命家的职位没有得到恢复 5.右图是中共中央为“文化大革命”中含冤逝世的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平反并为其举行追悼会的情景,这一事件的发生最有可能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后期 B.两年徘徊时期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D.中共十七大期间 6.“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这是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沈浩的颁奖词。据此判断沈浩工作的村庄是( ) A.河南安阳小岗村 B.安徽凤阳小岗村 C.湖南邵阳小岗村 D.河南正阳小岗村 7.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 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 中所说的后一个“改 变组织方式”指的是( ) A.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建立农业生产 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8.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 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 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材料中所说的农村改革属于( ) A.思想改革 B.经济改革 C.政治改革 D.对外开放 9.1982年全国人大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 ) A.要集中不要民主 B.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C.社会生活中有无法律并不重要 D.社会发展需要靠道德的力量来维持 1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安徽凤阳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 ) A.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C.这种责任制与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D.只要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愿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