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2014江津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8、(    )“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19、(    )英国不愿放弃香港的根本原因是维护香港的民主和繁荣。
    20、(    ) 中国在收回香港主权问题上意志坚决。
    21、(    )香港在回归祖国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2、(    )“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四、材料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第23题6分,第24题6分,共12分)。
    23、
    图1周恩来演说            图2《乔的笑》          图3历史性的握手
    (1)图1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哪次国际会议?(1分)他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观点,从而“改变了会议的航向”?(1分)
    (2)哪一外交成就,让图2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1分)中国取得这一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图3中“历史性的”握手所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1分)对两国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24、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25页
    材料三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
    1980年粮食产量 1981年粮食产量 1982年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07亿千克 7.15亿千克
    材料四  确实,“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多年关注的问题。我们说把“三农”问题要摆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是一般的表态,而是实际行动。这些年,我们为农民做了一些事情,比如……——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项运动?(1分)该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1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有过哪些重大失误?(2分)
    (3)材料三中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什么改革?(1分)
    (4)材料四充分体现了政府意识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就“三农”问题提出一条建议。(1分)
    五、问答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第25题6分,第26题7分,共13分)。
    25、“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时期我国建立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1分)
    (2)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 多少周年?(1分)西藏和平解放后,在西藏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以确保西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1分)
    (3)近两年来拉萨极少数人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分离出去,你怎样看待这些人的行为?(2分)
    (4)请你为各民族的团结写一句祝福的话。(1分)
    2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最大的理想,是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而改革开放则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1)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1分)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什么样的正确的思想路线?(1分)
    (2)这次会议的召开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1分)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1分)
    (4)新时期,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分别是哪两个地方?(2分)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1分)
    江津区2013-2014学年(下)历史期末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