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30题,每个2分,共60分,答案涂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1.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2. 下图是对解放战争某个时期具体史实的说明, B项比较合适的史实是 A.敌我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B.国民党对解放区实行“双矛攻势” C.中共中央撤离延安 C.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王牌师”整编七十四师 3.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A.人民群众直接参加了淮海战役 B.人民群众是淮海战役胜利的首要条件 C.人民群众的后勤支持为胜利提供保障 D.人民群众用小车参加淮海战役 4. 1945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后,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社称“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A.占领上海 国民党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经放弃了对国民党的支持 C.解放军纪律严明是夺取胜利的保证 D.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5. “今天这个日子不寻常,对我们藏族人民来说更不寻常。”今年5月,在某次重大庆祝活动中,藏民边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国 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民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这次活动纪念的是 A.设置宣政院 B.设置驻藏大臣 C.西藏和平解放 D.青藏公路建设通车 6.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材料中所说的停战协定是 A.《朝鲜停战协定》 B.《抗美援朝战争协定》C.《雅尔塔会议协定》 D.《慕尼黑协定》 7.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与会各国的普遍认同,你知道周总理当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这一原则的吗? A. 美国长期对中国实行包围、封锁 B.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C.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上攻击共产主义 D.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8. 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的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而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他的这段话的背景是 A.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B.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C.三大改造的进行或完成 D.三大改造后期的急躁和冒进 9.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有效提高了生产力 B.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严重失误 C.民主革命过程中的挫折 D.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0. 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流传着一句话:“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影响了社会风尚,也影响了几代人。“他”是 A.雷锋 B.欧阳海 C.董存瑞 D.邱少云 11.“四人帮”横行时期,宣传部小李到乡下搜集“形势大好”的典型事例,参加座谈会的群众一言不敢发,在小李的再三启发下,马大爷开口了:“要说形势嘛,那当然是大好。去年我一家5口,4个壮劳力,干了一年,十屁股的债就还了九屁股。你说好不好?小李接道:“是好,是好!”马大爷气鼓鼓地说:“可我还欠一屁股的债呢!”众人大笑。你说一说这则笑话讽刺了什么? A.讽刺了“四人帮”祸国殃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国民经济基本没有提高 B.讽刺了“四人帮”祸国殃民,在“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治遭到破坏 C.讽刺了“四人帮”祸国殃民,在“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D.讽刺了“四人帮”祸国殃民,在“文化大革命”中,民众参与意识较差 12.被人们称赞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以他的胆识、专注、智慧和淡泊名利的精神,成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说明 A.科学家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 B.种子是改变世界的决定性因素 C.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国成为发达国家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下列图片共同的主题是 A.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B.以独立的姿态在外交上起步 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迅速提高 D.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4.《来自家乡 的喜讯》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幅 漫画,画中讨论的主题发自内心的微笑主要得益于那次会议的决策?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5.“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改革鼓点先敲响,盖了楼房喜洋洋。”这两段花鼓词反映了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发生这一变迁的原因是 A.掀起大跃进运动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