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历史教案: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本课重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东北易帜。
    本课难点: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提问
    同学们好!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学期。在上个学期,我们学完了《中国历史》第三册,讲到了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的失败。我提两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以后,简要回答:
    ①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结局怎样?
    (学生回答)
    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怎样失败的?
    (学生回答)
    2.导入新课
    北伐战争打垮了孙传芳和吴佩孚的军队,但奉系军阀张作霖还控制着北方。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不久之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革命的形势急转直下。这些是我们已经知道的内容。那么,接下来事态如何发展,中国又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史呢?这就是本学期我们将要讲述的内容。请同学们拿出课本:《中国历史》第四册。今天我们讲第 l课。
    二.讲授新课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四·一二”政变以后,蒋介石加紧了夺权活动。4月16日,他在南京召集国民党中央的部分执、监委员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否认武汉国民政府。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出现了南京、武汉、北京三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三个政权矛盾激烈,剑拔弩张。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南京和武汉之间的矛盾是如何演变的。
    2.宁汉合流
    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叛变革命,彻底暴露了他们的右派真面目,也体现了他们之间存在着同流合污的一面。
    (阅读材料)
    “本总理遗志,建立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于南京。此宁汉两方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对立之原因,亦全起于容共与反共意见上之不同者也。未见,武汉诸忠实同志,发现共派消灭本党之阴谋,认为与总理容共政策根本上不能相容,遂于7月 15日,在鄂湘赣三省,厉行清党。于是,吾中国国民党一致取反共政策,别无何等不问之意见。当然,无复有同等机关对立之必要。”
    《国民党特别委员会宣言》(1927年 9月 17日)
    (思考并回答:(1)宁、汉合流的基础是什么?(2)武汉方面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不久,武汉政府与南京政府合并。
    南京曾有江宁之名,简称“宁”;武汉简称“汉”,所以,上述事件在历史上称为“宁汉合流”。宁汉合流之后的政府,仍称为南京国民政府。
    3.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阅读材料)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摘自《训政时期约法》
    思考:(1)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意思?(2)结合史实说明国民政府的实质是什么?
    教师归纳总结:这时的国民党中央就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民政府实质上就是国民党政府。
    国民党南京政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由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反动政权。这个政权从成立之日起,就与人民为敌。
    (二)、蒋介石镇压革命
    1.蒋、汪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教师让学生阅读材料:
    “几年以来,共产党员,潜踞党中,阳假努力国民革命之名,阴谋进行共产独裁之实,煽动阶级斗争。而农工商学,日事阅墙,革命势力,渐形分裂。”
    摘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宣言》(1927年9月20日)
    思考:(1)南京国民政府上台之初都做了什么事情?(2)哪些人遇害?
    师生共同归纳;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出的“秘字第一号令”是通令各地严拿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人士。②竭力拉拢各种反动势力,包括土豪劣绅、国民党右派、反革命分子。
    请一位同学朗诵恽代英同志在狱中写的诗。
    恽代英、陈延年等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顶住了反动派的威逼利诱,怀着坚强的共产主义信念,面对敌人的屠刀,坚贞不屈,英勇牺牲了。历史将告慰他们:他们的鲜血不会白流。在这个时期,还发生了一件令人极为痛心的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