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讨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板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 2.“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英法的两个借口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10) 二、法联军进攻天津 1.大沽、天津沦陷 2.《天津条约》(1858)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大沽之战 2.北京沦陷和火烧圆明园 3.《北京条约》(1860.10)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50多万平方公里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建议教师可以先放一段编辑好的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影像,直观地让学生回忆起旧知识。然后教师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法、美等国虽然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是它们并不满足,决定利用中国爆发人民起义、清政府忙于镇压之机,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新的侵略战争。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 1854年、1856年,英、法、美等国利用清政府正在倾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机,根据1844年中国未加思索就轻易答应的《望厦条约》第34款的规定,先后两次提出“修约”要求。其主要内容是: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至少是长江自由航行和沿海各城市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教师要指出这实际上是要订立一个内容极为广泛的新的不平等条约。为使清政府答应他们的要求,许以帮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交换条件。“修约”要求的实质是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这就是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2.“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英法的两个借口 教师强调这是英法两国侵略者为发动侵略战争,蓄意制造的无耻的借口,同时此时英法美俄四国形成侵略中国的联合阵线。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10) 1856年10月下旬,以英国派兵舰突然闯进珠江口,炮轰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师在这里可以突出两广总督叶名琛这一历史人物,他不作战守准备,在衙门里梦想请神仙下界的主意,临战又不肯抵抗,甚至下令“敌船入内”也“不可发炮还击”,以至广州很快失陷。叶名琛也作了俘虏,被解往印度。时人讥讽他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如此疆臣,如此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到此再深入思考,叶名琛是旧制度下培养出来的杰出的人才,他误身误国的悲剧,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中国的悲剧。 二、法联军进攻天津 1.大沽、天津沦陷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随即攻占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在这个事件中,可以充分体现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的特点。4月,英法联军到达大沽口外,美俄公使也随英法联军同往。英、法、美、俄四国公使分别照会清政府。英法两国通过照会,向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美俄两国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掩护英法联军做好战争准备。俄美两国不但和出兵的英法两国一样与中国签定了《天津条约》,而且签约在英法两国之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