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阅读教材,找出周恩来纠正“左”努力的政治、经济措施。分析“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表”加深对“到1973年,国民经济形势出现了复苏的局面”一句的理解) 师:但是,毛泽东未能充分领悟到林彪事件的教训,坚持“左”的错误。1973年8月,中共十大召开,江青集团在党中央的势力大增。会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他们把实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当作篡权的最大障碍,掀起所谓“批林批孔”运动。国民经济再次席遭干扰。 生:(阅读教材小字,辨析“批林批孔”运动的真实目的) 3.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师: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力挽危局的整顿,涉及的领域有工业、农业、军队、科教和文艺。整顿从铁路运输开始,带动整个工业的发展。 生:(看“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情况表”,将表中“工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两项与1966~1968年表格相同内容比较,分析国民经济起伏状况,形成“1975年是‘文革’期间经济发展较好一年”的认识。) 师:整顿的成果硕大,人民群众看的是实践效果。当事实与谎言碰撞到一起时,谎言总是不攻自破。 三、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师: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不能不触及“文革”所实行的许多错误政策,不能不逐步发展为对这些错误政策的系统纠正。对此,广大干部、人民拥护,而“四人帮”顽固反对,也为毛泽东所不能容忍。一场针对邓小平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突如其来,刚刚稳定的局面又陷入混乱。 2.“四五”运动 师:1976年1月,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噩耗传来,举国悲痛。“四人帮”控制的舆论工具严密压制对人民悼念活动的报道。11日,首都百万群众自发地肃穆在十里长街,洒泪为总理灵车送行。新华社记者含泪写成长篇报道,竟被姚文元一刀封杀,不准发表。而“四人帮”控制的《文汇报》发表文章,赫然登出“党内那个走资派要把被打倒的至今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扶上台”的恶语,明目张胆地攻击周恩来和邓小来,激起人民的无比愤怒。数日之内,《文汇报》接到抗议电话1000多次,抗议信和抗议电报420多封。可是,张春桥等人公开嘉奖《文汇报》。消息传出,人民的怒火再也无法遏制。“四人帮”压制和反对人民悼念周恩来,成为“四五”运动的导火线。 生:(阅读教材,了解“四五”运动的概况和意义) 师:可出示一些当时的悼念诗词,组织学生朗读。这里提供两首:“神州欲变,风雨已迷天,昏星暗月,红水当空已难显。……妲己想统赤县,自称武则天。长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在人间。”诗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政治倾向,抒发难以明言的内心所想。针对姚文元放出“清明节是鬼节”、“送花圈是四旧”的压制性言论,有的诗词问道:“谁说清明是四旧?谁说清明习惯臭?年年奠祭我先烈,今发禁令何理由?莫道《文汇》亮鬼火,自有人民写春秋。寄言魑魅慢猖狂,勿学林贼把命丧。” 师、生:(共同概括“四五”运动的特点和实质)“四五”运动是全国人民抗议“四人帮”反革命活动的集中表现,是在党的正确领导(通过党员个人和基层党组织的活动体现出来)下发生的。斗争的表现形式是悼念周恩来,斥责“四人帮”,而实际上表明人民对“文化大革命”极“左”错误的反对,对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的拥护。 3.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师: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后,江青集团加紧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10月,在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华国锋、叶剑英等人代表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举国欢腾,大快人心。 4.“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恶果 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教材关于“文化大革命”性质、严重后果的评述。然后自由发表对“文化大革命”的看法及评价) 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1)“文化大革命”曾经被称颂为“伟大的革命群众运动”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是不是贬低了群众,否定了群众运动?(认识要点:“文化大革命”从表面上看,确有亿万群众参加,轰轰烈烈,但深究共实质,它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群众运动。真正的群众运动应当反映和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1966年,我国国民经济基本克服困难局面,出现全面高涨。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正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在这种形势下,却去发动群众进行“一个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