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下学期期末考试同步练习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开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表格,每题2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阅读右图回答1~2题:
    1.今年国庆节将是新中国成立:
    A.56周年  B.57周年  C.58周年  D.67周年
    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
    A.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
    B.人民不再受地主、资本家剥削,完全按劳分配
    C.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主人
    D.人民获得所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运动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宪法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5.右图直接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B.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
    C.“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
    D.“大跃进”运动
    6.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7.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
    8.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推行顺序正确的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9. 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0.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11. 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是在:
    A.1956年 B. 1958年 C. 1971年 D. 1974年
    12. 下面关于上海APEC会议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B.参加这次会议的有3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
    C.此次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D.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和框架问题
    13.“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儿传四方”这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的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14“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A.香港 1997.7.1  B.澳门 1997.7.1  C.香港 1999.12.20  D.澳门 1999.12.20
    15.“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表明我国:
    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②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奥本海默   B.王进喜 C.邓稼先 D.袁隆平
    17.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
    A.大学教育 B.高中教育 C.九年义务教育 D.初等教育
    18. 当今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是:
    A. 三峡水利工程 B.葛洲坝水利工程  C. 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 D.刘家峡水利工程
    二.材料解析题(共38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材料二:人民英雄纪念碑共有8幅汉白玉浮雕,镶嵌在大碑座 四周。从东面起,浮雕的主题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形象、概括地表现了百余年间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
    ⑴、结合材料一中的碑文填写下表:(英雄人物各列一人即可,每空2分共8分)
    对应的中国历史时期
    典型英雄人物
    “三年以来”
    董存瑞
    “三十年以来”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指1840年~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时期
    ⑵、请依据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的选择标准,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各选择一个重大事件的画面来表现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历史进程(只写出事件的主题名称即可,共6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举起座座金山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⑴“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的到来与党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关(2分)? “老人”指的是谁(2分)?
    ⑵“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喻指什么?(2分)请你(模仿这位老人)在图中相应处画出这些圈?(2分)
    ⑶1992年,“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喻指哪一件事(3分)?有何影响?(3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⑴请根据上图设计表格,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新旧“四大件”的变化:(表格设计正确合理3分,内容填写正确4分)
    ⑵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要分析“四大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3分)
    三.探究与实践(共26分)
    2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变成了现实。
    ⑴请同学们分别从学习和生活方面各举2例说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8分)
    ⑵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些青少年却上网成瘾,深陷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从不同角度谈出2点,4分)
    2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黄石大桥中学八年级九班的几位同学以“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下列分析报告:(共14分)
    一、政 策 变 化:
    ⑴1950年,我国在农村开展____________运动(2分)
    ⑵(1953年),国家决定对农业进行_____________改造(2分)
    ⑶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发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运动(共2分)
    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分 析 比 较:
    ⑴1958年,农村政策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后果:(2分)
    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生产影响: (2分)
    三、得 出 结 论:
    *对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遵循原则的建议:(说出一点即可,2分)
    参考答案
    题型
    题号
    参考答案和评分要求
    意见反馈
    选择
    1~18
    BCBBC DADCA DBADB DCA
    材料题
    19
    对应的中国历史时期
    典型英雄人物
    1946~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全面爆发时期
    董存瑞
    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李大钊或方志敏等
    指1840年~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时期
    林则徐、关天培等
    ⑵过渡时期: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任选其中一个重大事件即可得3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伟大的历史转折(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可)、改革开放(答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的建立也可)、香港、澳门回归。(如答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也可得分)(任选其中一个重大事件即可得3分)
    (不必拘泥于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
    20
    ⑴㈠十一届三中全会 (2分)
    ㈡邓小平(2分)
    ⑵㈠设立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2分)
    ㈡(每正确圈划出2个特区得1分,只对一个不计分,最高2分)
    ⑶㈠邓小平南巡视察讲话(2分)
    ㈡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
    21
    ⑴            新旧四大件的比较
    改革开放前
    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缝纫机
    改革开放后
    空 调、彩电、洗衣机、电冰箱
    (要求:表格标题具备1分;表格项目能区分改革开放前后1分;表格整体设计合理1分;内容填写与项目的时间对应正确2分,内容完整2分)
    ⑵是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探究与实践
    22
    ⑴㈠学习方面:①网上上课(远程教育) ②网上查找学习资料和信息等
    ㈡生活方面:①发电子邮件 ②网上购物等
    (举例要相应标明具体方面,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每例2分共8分)
    ⑵㈠思想上:
    ①认识到过于迷恋网络,沉溺游戏等有害身心健康
    ②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充分发挥网络的有利一面,提高抵御各种不良信息自觉性等
    ㈡行动上:
    ①青少年应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②青少年应有节制的上网
    ③青少年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等
    (不必拘泥于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能从不同角度谈出2点,可得4分)
    23
    一、⑴土地改革 ⑵社会主义 ⑶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⑴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
    ⑵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答出以下任一方面的符合题意的相近意思即可得1分)
    ①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要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④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表格,每题2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阅读右图回答1~2题:
    1.今年国庆节将是新中国成立:
    A.56周年  B.57周年  C.58周年  D.67周年
    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
    A.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
    B.人民不再受地主、资本家剥削,完全按劳分配
    C.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主人
    D.人民获得所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运动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宪法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5.右图直接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B.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
    C.“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
    D.“大跃进”运动
    6.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7.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
    8.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推行顺序正确的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9. 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0.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11. 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是在:
    A.1956年 B. 1958年 C. 1971年 D. 1974年
    12. 下面关于上海APEC会议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B.参加这次会议的有3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
    C.此次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D.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和框架问题
    13.“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儿传四方”这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的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14“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A.香港 1997.7.1  B.澳门 1997.7.1  C.香港 1999.12.20  D.澳门 1999.12.20
    15.“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表明我国:
    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②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奥本海默   B.王进喜 C.邓稼先 D.袁隆平
    17.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
    A.大学教育 B.高中教育 C.九年义务教育 D.初等教育
    18. 当今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是:
    A. 三峡水利工程 B.葛洲坝水利工程  C. 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 D.刘家峡水利工程
    
    二.材料解析题(共38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材料二:人民英雄纪念碑共有8幅汉白玉浮雕,镶嵌在大碑座 四周。从东面起,浮雕的主题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形象、概括地表现了百余年间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
    ⑴、结合材料一中的碑文填写下表:(英雄人物各列一人即可,每空2分共8分)
    对应的中国历史时期
    典型英雄人物
    “三年以来”
    董存瑞
    “三十年以来”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指1840年~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时期
    ⑵、请依据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的选择标准,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各选择一个重大事件的画面来表现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历史进程(只写出事件的主题名称即可,共6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举起座座金山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⑴“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的到来与党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关(2分)? “老人”指的是谁(2分)?
    ⑵“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喻指什么?(2分)请你(模仿这位老人)在图中相应处画出这些圈?(2分)
    ⑶1992年,“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喻指哪一件事(3分)?有何影响?(3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⑴请根据上图设计表格,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新旧“四大件”的变化:(表格设计正确合理3分,内容填写正确4分)
    ⑵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要分析“四大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3分)
    三.探究与实践(共26分)
    2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变成了现实。
    ⑴请同学们分别从学习和生活方面各举2例说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8分)
    ⑵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些青少年却上网成瘾,深陷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从不同角度谈出2点,4分)
    2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黄石大桥中学八年级九班的几位同学以“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下列分析报告:(共14分)
    一、政 策 变 化:
    
    ⑴1950年,我国在农村开展____________运动(2分)
    ⑵(1953年),国家决定对农业进行_____________改造(2分)
    ⑶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发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运动(共2分)
    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分 析 比 较:
    
    ⑴1958年,农村政策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后果:(2分)
    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生产影响: (2分)
    三、得 出 结 论:
    
    *对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遵循原则的建议:(说出一点即可,2分)
    参考答案
    
    题型
    题号
    参考答案和评分要求
    意见反馈
    选择
    1~18
    BCBBC DADCA DBADB DCA
    材料题
    19
    对应的中国历史时期
    典型英雄人物
    1946~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全面爆发时期
    董存瑞
    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李大钊或方志敏等
    指1840年~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时期
    林则徐、关天培等
    ⑵过渡时期: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任选其中一个重大事件即可得3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伟大的历史转折(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可)、改革开放(答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的建立也可)、香港、澳门回归。(如答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也可得分)(任选其中一个重大事件即可得3分)
    (不必拘泥于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
    20
    ⑴㈠十一届三中全会 (2分)
    ㈡邓小平(2分)
    ⑵㈠设立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2分) 
    ㈡(每正确圈划出2个特区得1分,只对一个不计分,最高2分)
    ⑶㈠邓小平南巡视察讲话(2分) 
    ㈡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
    21
    ⑴            新旧四大件的比较
    改革开放前
    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缝纫机
    改革开放后
    空 调、彩电、洗衣机、电冰箱
    (要求:表格标题具备1分;表格项目能区分改革开放前后1分;表格整体设计合理1分;内容填写与项目的时间对应正确2分,内容完整2分)
    ⑵是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探究与实践
    22
    ⑴㈠学习方面:①网上上课(远程教育) ②网上查找学习资料和信息等
    ㈡生活方面:①发电子邮件 ②网上购物等
    (举例要相应标明具体方面,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每例2分共8分)
    ⑵㈠思想上:
    ①认识到过于迷恋网络,沉溺游戏等有害身心健康
    ②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充分发挥网络的有利一面,提高抵御各种不良信息自觉性等
    ㈡行动上:
    ①青少年应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②青少年应有节制的上网
    ③青少年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等
    (不必拘泥于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能从不同角度谈出2点,可得4分)
    23
    一、⑴土地改革 ⑵社会主义 ⑶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⑴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
    ⑵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答出以下任一方面的符合题意的相近意思即可得1分)
    ①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要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④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