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请回答: ① 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谁? ② 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③ 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④ 材料二中奏准开办什么洋务企业?怎样看待洋务派的“求富”之路? ⑤ 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请据此和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下这道密诏的是清代哪一位皇帝? (2)密诏中的“变法”是指什么? (3)“皇太后”是指何人呢?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祖宗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就拿总理衙门来说,祖宗的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这些年要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康有为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内容表达了康有为的什么观点?代表了哪个阶层的思想? (2)康有为的这种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3)为了实践这种思想,在“祖宗之法”没有变之前,康有为做了哪些工作? (4)“祖宗之法”变了以后,康有为的遭遇如何? 三、问题探究题 24.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最终使日本走上了富强之路,如果历史可以重新开始,假如你是清朝时期一位有识之士,你认为清政府应该怎样做,才可以“自强”和“求富”。洋务运动对今天有什么启示? 25.有人说,谭嗣同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真是一个英雄。也有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谭嗣同也太傻了。你怎样看待谭嗣同的选择?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A 6.B 7.C 8.D 9.A 10.B 11.B 12.C 13. B 14.A 15.B 16.C 17. B 18.A 19.B 20. D 21.①洋务派 奕、张之洞、左宗棠 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朝统治。③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④开平煤矿。通过创办民用工业就说“富强之基,从此开始”,这有点言过其实。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它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应该肯定的。⑤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22.(1)光绪帝 (2)戊戌变法 (3)慈禧太后 23.(1)“法”要为国家现实利益服务,现在祖宗之法已经不合时宜了,维新变法是使国家摆脱危难的惟一出路;民族资产阶级;(2)在寻找使国家摆脱被侵略、压迫的办法时,了解到日本和俄国变法成功的事例,而受到启发,逐步形成;(3)组织“公车上书”、创办《万国公报》和组织强学会宣传变法,并多次上书努力说服光绪皇帝支持变法;(4)变法很快就失败了,康有为成了被清政府追捕的人,被迫逃亡海外。 24.洋务运动试图用近代西方科技来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而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反而将西方科技嫁接到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在实际操作上用先进的生产力去适应腐朽的封建制度,这势必造成先进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社会制度相抗衡的局面。这是行不通的。只有求得国家独立,才能从容低进行现代化建设。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的综合条件。(言之有理即可) 25.无论对谭嗣同坐以待捕的行为持何种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