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新课标初二历史复习资料上册第3、4、5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这主要是指( )
    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 赔款数量大,清政府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21、下列内容与《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史实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张三的父亲在重庆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中做工
    B.李四的哥哥因参加义和团而被杀
    C.王五的叔叔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座住宅
    D.赵六的妹妹去应该留学
    二、分析材料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清朝大臣见图
    材料2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左公(15岁)
    材料3 “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治理国家)南阳一卧龙。”
    ──左公自题
    材料4 “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杨昌汝《恭颂左公西行甘棠》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左公是谁?
    (2)材料2中的对联体现了少年左公怎样的志向?
    (3)结合所学,你认为左公的这副自题联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4)材料4中的这首诗歌颂的是左公哪方面的功绩?请从诗中找两个关键词来说明。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
    材料2 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请回答:
    (1)郑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请你为诗中的“东沟、致远”加个注释,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炮震烟迷船掀侧”的情景。
    (2)材料2中的“他”是谁?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他”是否有活下来的可能?
    (3)请你替材料2中的“他”回答做出上述举动的想法是什么。
    (4)根据当时的情况,有人认为“他”的举动可歌可泣,令人钦佩;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的牺牲应该避免。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材料二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演说
    材料三 当初次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人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德西是什么人?在中国有什么活动?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份报告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样的主张?
    (3)材料三中的“庚子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
    (4)据材料三,为什么在“庚子失败”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危害?
    三、排序列举题
    25、请把下列中日军队发生过战斗的地点按照甲午战争的进程顺序填在相应的位置。
    黄海大东沟 平壤 丰岛 旅顺 威海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问答探究题
    26、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 “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想一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是干什么的?这两件事联系到一块,说明了什么问题?(注: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当时的具体情况,然后再来找它们之间的联系)
    27、近代以来,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想为因落后而日益衰弱的中国提出怎样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
    参考答案
    选择题1、C 2、B 3、A 4、B 5、B 6、C 7、B 8、C 9、B 10、B 11、B 12、D 13、D 14、A 15、A 16、C 17、D 18、A 19、D 20、D 21、C
    非选择题22、(1)左宗棠。(2)既有报效祖国的志向,又有切实的行动。(3)自诩文才如司马相如,治理国家像诸葛亮。(4)收复新疆大部,迫使沙俄归还伊犁,(并建设新疆)的功绩。西征、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等。
    23、(1)黄海海战。大东沟、致远舰。略。(2)邓世昌。有生还的可能。(3)“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4)结论不限,但必须言之有理,符合史实,思想要积极。
    24、(1)八国联军统帅,率军侵华的头目之一。他在占领北京后设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遭到义和团顽强抵抗后写这份报告的。
    (2)都主张列强不直接瓜分中国,而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国。其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战败求和。
    (4)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完全确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5、丰岛 平壤 黄海大东沟 旅顺 威海卫
    26、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已归日本”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订,台湾已割给日本。颐和园却张灯结彩在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与最高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妥协、苟且偷安有必然的联系。
    27、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实行对外开发的政策,学习外国先进军事技术;创办民族工业;改革教育制度,培养近代化人才;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等;言之有理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