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鲁迅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开始了( )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20、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与人民充分的民主自由的权利 D、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21、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是( ) A、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B、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帝制的斗争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D、试图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 22、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 A、资产阶级反对复辟倒退的斗争 B、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 C、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 D、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3、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根本区别是( ) A、改革教育制度 B、改革政治制度 C、向西方学习 D、鼓励开设工厂 24、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A、推翻清朝政府 B、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C、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D、促进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2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 C、西方启蒙 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D、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Ⅱ 卷 26、读图,回答问题。(8分) (1)鸦片战争后,A地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此地是 ; 与上述史实相关的不平等条约 是《 》(2分) (2)甲午中日战争后,B地区曾被作为割让的对象,此地区是 与上述史实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2分) (3)上述两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4分) 27、融入情境、探究问题(16分) 初二同学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探究“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请你一起参加。 (1)搜集、整理资料:将同学们搜集整理的资料整理归类:(将字母填上)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2)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2)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____(2)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_____(2) (2) 分析探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他填上未完成的部分内容。(6分) (3)得出结论:根据以上分析,你能从中得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2分) 28、请你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康有为、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先后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其中,80年代中期还筹建了南洋、北洋和东海三支海军力量。在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了。 材料二:《武昌起义浮雕》 阅读分析后,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史料诊所:材料一中有三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6分) 错误 : 改正: 错误 : 改正: 错误 : 改正: (2)简要回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分) 29、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的时期,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一面反复思考“中国向何处去”请完成:(10分) (1)右图的人物是谁?(2分)他在1911年领导了哪次重大运动?(2分) (2)他领导的这次运动与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性质各是什么?(4分) (3)这两场运动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从当时的国情来看,他们探索失败说明了什么?(2分) 30、中国近代史上,为挽救民族危亡,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6分) 请回答: (1)右图所示人物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他于1915年创办了《新青年》。你知道他是谁吗? (2)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3)结合新文化运动的作用,谈谈该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