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上)期中考试同步练习(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史林释意】
    阅读下面两段史料:
    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shan)。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 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一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请回答下列问题:
    22.“去年今日割台湾”指哪一年?是哪个国家通过什么条约割占中国的台湾?(6分)
    23. 材料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举1例说明2005年两岸关系出现了哪些重大事件?你认为两岸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统一?(6分)
    【识图辩史】
    24.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以A_____ ___、B___ __ ____、C______ ___为首的三派军阀。请把这三派军阀头目的名字填在他势力所在地区的方框内。(6分)
    25.图上的人物是北伐名将 ,他率领的独立团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了“ ”的称号。(4分)
    【历史问题探究】
    26.《马关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清政府派谁签订的?与《南京条约》比《马关条约》进一步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16分)
    27.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在性质和历史作用上有什么不同?(12分)
    答题卡
    【史学判断】
    (以下每小题共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历史连线】
    21.请将下面的历史事件与相关的历史人物连接起来。(每条连线2分,共10分)
    A.虎门销烟 ①陈独秀
    B.洋务运动 ②孙中山
    C.太平天国运动 ③林则徐
    D.三民主义 ④李鸿章
    E.新文化运动 ⑤洪秀全
    【史林释意】
    22.
    23.
    【识图辩史】
    24.A B C
    25.
    【历史问题探究】
    26.
    27.
    桂林中山中学2005-2006学年度上半学期
    历史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题答案
    【史学判断】
    1.D 2.A 3.D 4.B 5.D 6.C 7.B 8.C 9.D 10.B 11.A 12.A
    13.B 14.A 15.B 16.D 17.C 18.A 19.B 20.C
    【历史连线】
    21.A.虎门销烟 ①陈独秀
    B.洋务运动 ②孙中山
    C.太平天国运动 ③林则徐
    D.三民主义 ④李鸿章
    E.新文化运动 ⑤洪秀全
    【史林释意】
    22.1895年;日本;《马关条约》。(6分,每项2分)
    23.表达作者渴望两岸亲人团聚,盼望两岸统一(2分);2005年人大颁布《反分裂国家法》、连战访问大陆、宋楚瑜访问大陆等;(2分)通过一国两制,和平统一。(2分)
    【识图辩史】
    24.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25.叶挺 铁军
    【历史问题探究】
    26.1895年;(1分)李鸿章;(1分)与《南京条约》比进一步给中国造成下面一些危害:一、从内容上看:①割地更多,割去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后赎回);(2分)②赔款数更大,白银多达2亿两;(2分)③开埠更深入内地四川、江苏、浙江等;(2分)④增加外商在华设厂的特权。(2分)二、从影响上看,①政治上,帝国主义各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美国则提出门户开放政策;(3分)②经济上,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有利于列强控制中国的财政,进一步扩张在华经济强烈势力。(2分)总之《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分)
    2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