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 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9.B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性质。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这样排除了C、D项,还知道洋务运动是失败了,又排除A项。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也属于封建统治阶层,他编练军队,建立海军,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自救运动。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出现分歧,出现了顽固派和洋务派,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木,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二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与顽固派主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材料二主张的核心是什么?这种主张实践的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0.(1)相同点:都主张维护清朝统治。不同点: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洋务派上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2)核心: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结果:必然破产,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根本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点拨:该题为材料点拨题,解题的关键是全面理解所提供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第(1)问来看,从材料中可以归纳出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观点,二者的相同点是维护清朝统治,不同点在于对待外来事物的态度。第(2)问则要求学生从材料中归纳出洋务派的核心主张。 11.(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昕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捻:指农民起义军即太平军、捻军),勤远略。 —一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官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5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看,洋务运动有何作用? 11.(1)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朝的统治。(2)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一些抵制作用。 点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内外交困,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2.(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 张之洞在初办冶铁厂时,委托驻英公使薛福成购买国外的新式设备,薛告诉他,新式冶炼设备有用于酸性的,有用于碱性的,应先将冶炼厂所用铁矿和焦炭样品寄给制造设备的厂家化验,然后才能定购。张却回复说,中国地大物博,何矿不有,还寄什么样品,只管买一 套来。结果薛所定的设备与办厂用矿的矿质不符。选 厂址时,张为了能在自己的总督衙门就能看见工厂的烟囱冒烟,硬将厂址定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为此,不仅大大增加了煤铁运转的开销,还为造厂址筑厂基多耗白银100多万两。 请回答: (1)假如你创办钢铁厂,在选址问题上作会考虑哪些因素?张之洞这样做导致了什么结果? (2)由此,请你说说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是什么? 12 .(1)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着眼,工业布局要考虑如何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对于钢铁工业尤其要考虑上述因素。张之洞这样做大大增加了煤铁运转的开销,并且为选厂址筑厂基多耗白银100多万两,造成巨大浪费。(2)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它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牟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②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③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上几个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既分散,又有限,难成大业。④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点拨:张之洞办厂要从原料、产地、市场等方面考虑。由张之洞办厂的失败说明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13.(开放深究题)洋务运动中,为抵御外敌,清政府组建了三支水师。其中北洋海军拥有铁甲战舰等各式舰船 40多艘,成为一支全新的中国近代海上武装力量,堪称当时亚洲一流舰队。北洋海军定远号、镇远号等铁甲舰访问新加坡时,万人空巷,海外侨胞争睹大清海军的威仪;到达日本时,日本朝野却一片惊恐,明治皇妃带头卖首饰,凑钱买军舰。 请根据史实回答: (1)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是在什么时间? (2)除北洋海军外,还有哪两支海军? (3)北洋海军最终的命运怎么样? (4)北洋海军的命运说明了什么? 13.(1)建立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2)南洋、福建两支海军。(3)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4)说明洋务运动因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宗旨而最终破产,“自强”的目的不可能实现。 点拨:洋务运动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是建立海军,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从而导致“自强”失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