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第15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题(精选)(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填空题
    1.______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个开放的“窗口”。
    2.______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三、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2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3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回答:各段民间花鼓词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从材料2到材料3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D 2.B 3.C 4.B 5.D
    二、
    1.深圳
    2.上海浦东开发区
    三、
    材料一反映了朱元津在内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农民残酷压迫,造成安徽凤阳的贫穷落后。
    材料二反映了“文革”期间,“左”倾错误发展到阶级斗争为纲,造成包括凤阳在内的全国许多地方生产停滞的情况。
    材料三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阳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树,使经济出现迅速发展的情况。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有:长期以来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难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和国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