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 ——蒋介石《对日本一贯的方针和立场》 材料二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即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和估计。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卢沟桥事变各持何种态度? (2)你赞成哪一种态度?说说你的理由。课外延伸题 16.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日本军队武器精良,蓄谋已久 B.国民政府兵力不足,装备较差 C.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D.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7.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C.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建立的 D.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18.阅读下列材料: 近年来,日本政府审定通过右翼学者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极力否认和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2005年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送审本(简称“送审本”)中对于有关历史事件的描述: 材料一关于卢沟桥事变 200l版说:“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八年的日中战争。” 送审本强调:“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也就是说,旧版本尚承认日本大规模派兵在先,新版本则将卢沟桥事变完全算成中国的责任,是中国方面扩大了事态。 材料二关于南京大屠杀 2001版在《日中战争》一节的正文中的括号内加了一句话:“那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将大屠杀以“事件”一词轻轻带过,文后又以稍小字体介绍:“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这就使括号中的那句话进一步大打折扣。 送审本将括号中那句话删除,只是在一张名为“因巷战而遭到破坏的上海市区”的照片上面用小字注解重复了上面的那句话。也就是说,教科书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而且几乎使读者不会注意到南京大屠杀这个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事实是什么? (2)材料二的事实是什么? (3)现在许多日本人不承认侵华史实,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中考链接题 19.(2006•山东)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七七事变 ③八一三事变④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答案 1.1937第八路军朱德第四军正面 2.B解析: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掌握结论性 观点是深刻理解、把握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环节。八一三事变 是淞沪会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不战而退入关内, 东北沦陷。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淞沪停战协定》。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 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因此答案为B。 3.B 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七七事变爆发后, 二十九军奋起抵抗,表现了不怕牺牲的精神,分析题意选D。 5.C 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7年12月,日军攻陷 南京,所以答案是C。 7.A 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由题干中提 供的“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分析选C。 9.(1)日本侵略者。 (2)体现了抗日军民团结一心,共抗外侮,誓死杀敌的爱国主 义精神。 (3)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抗战。 10.(1)南京大屠杀。杀害了30多万人。 (2)从日军两少尉进行砍杀中国人比赛可以看出,日军杀人 如麻,没有人性,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十分残酷 和野蛮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我们要不忘国耻, 为中华的振兴而发愤学习;要时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世界的和平。 11.A 12.D 1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7年8月,根据 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简称八路军,答案是A。 1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新四军军长是叶 挺,答案是B。 15.(1)材料一:和平解决,也不放弃武力;材料二:团结一心, 坚决抗击外来侵略的态度。 (2)开放性胚目,言之有理即可。 16.C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干的要求,对 选项进行分析、思考、理解和排除。题干的信息,一是时间 界定——抗战开始后;二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在选项中A、B 都有合理之处,但不是根本原因;D选项发生在抗日战争进人 相持阶段后,不符合时间要求。因此答案为C。 17.A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 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同年9,El国民党中央公布了 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所以,只有A 项符合题意。 18.解析:本题是一道与时政热点相结合的题目,考查日本侵华 史的相关内容,并与当今国际形势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史 鉴”的功能。 答案:(1)卢沟桥的日军为非法驻军,中国守军当然要护卫领 土,在1937年7月7日之前,日本军队也曾开过枪;而且到 目前也没有史实证明中国士兵首先开枪。 (2)1937年12月13日凌晨,日军攻陷南京城,对南京市民犯 下滔天罪行。“二战”后东京法庭已经认定日本的犯罪事实, 当时说的数字是20万以上,而事实上学者的研究是30万以 上;后来,也有很多资料史实证明南京大屠杀日军的暴行。 (3)日本否认侵华历史让中国人寒心。我们要正视历史,以史 为鉴,避免重蹈覆辙,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居安思危, 不忘国耻,牢记历史,奋发图强,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大力发展国家的实力等。(主题明确,思想健康均可) 1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掌握情 况。“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 年;“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八一三事变”发 生在1937年8月13日,答案是C。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