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非常形象地比喻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 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 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21.张华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天辟地》 ②《血战台儿庄》 ③《重庆谈判》 ④《大决战》 ⑤《南京!南京!》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⑤②③④ D.③④⑤①② 2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下列哪次战役后抒写的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3.右图是1914—1919年我国面粉出口增长的示意图。这是当时我国民族 工业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想一下,这几年我国民族工业有如此迅速 的发展根本原因 A.海外侨胞的技资增加 B.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热情 C.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D.政府的扶持 24.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①坐轮船、火车 ②使用洗衣机 ③照相、看电影 ④男子剪辫子、女子可以不缠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抗战时期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今天激发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为复兴中华的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首脍炙人口的国歌词作者是 A.聂耳 B.冼星海 C.田汉 D.徐悲鸿 二、选择搭配题(把下列每题中的字母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中,每个1分,共10分) 26.将下列条约名称的序号填入与之相关的内容前的括号中。 A.<瑷珲条约> (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B.<南京条约> ( )割让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 C.<马关条约> ( )割让香港岛 27.将下列战役的序号填入与之相符的内容前的括号中。 A.辽沈战役 ( )“中间突破、各个歼敌” B.淮海战役 ( )“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C.平津战役 ( )“关门打狗、逐个歼灭” 28.将下列人物的序号填入与之相符的内容前的括号中。 A.“实业救国” ( )严复 B.联合制碱法 ( )张謇 C.<海国图志> ( )魏源 D.<天演论> ( )侯德榜 三、读图题(共8分) 29.有一张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西北文化日报>(如图),结合所学知 识完成(8分)。 (1)该报报道的“对蒋兵谏”实际上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 (2)报纸中的“昨”指的是在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3)报纸中“张扬”实际上是发起这场事件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 良和__________。目的是为使蒋介石接受他们早已提出的:停 止内战、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恩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停止向红军进攻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4题,第30题13分。第3l题11分,第32题8分。共32分) 3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与探索的历史。 【屈辱的历史】 从1840年开始,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下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指出并更正过来 (在错误的内容下用“一”线划出,并把正确内容写在横线下,3分)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瑷珲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加深。 C.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抗争的历史】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同仇敌忾,顽强抗争,涌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 (2)以下是英雄人物与他们的英雄事迹,不正确的应是_______ (1分) A.左宗棠一收复新疆 B.邓世昌——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 C.林则徐一虎门销烟 D.关天培——威海卫战役中壮烈殉国 【探索的历史】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不断寻找救固道路,进行艰难曲折的近代化探 索。 (3)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 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 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3分) (4)以下是与中国近代化探索相关的图文材料,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的是______(2分) (5)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简单示意图,请你帮 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2分) 自强、求富——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民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些运动思想主张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具有什么特点?(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下发文件《2004一 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在今后 五年内,我国将在全国重点范围内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路线和100多个经典景 区。 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材料中图l、图2和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地(或出发地)被国务院和江西确定为红色 旅游景区的历史依据是什么?(6分) (2)请在图3线路中推荐一处江西以外红色旅游景区(点)。并说明推荐理由(3分) (3)2009年是中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8l周年,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 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问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请你从发展 红色旅游经济的角度说出二、三点自己的想法。(只写要点)(2分) 32.融入情境,探究问题。(8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姊涛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材料二: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到大陆进行了参访。连战同胡锦涛总书记进行了成功的会谈。从而迈出了固共两党和解新的一步,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历史的经验证明.在中华民族振兴的这个问题上,分则两伤,和则两利。 据此回答: (1)试举出1924年一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时期两例史实说明这材料一观点,(2分) (2)据材料二中“分则两伤,和则两利”。试回答1927年一1946年间,国共两党合作的两次 “破裂”带来的“伤害”。(4分) (3)而据材料二中“分则两伤,和则两利”。在1937年一1945年八年抗战期间,国共两党 “握手言和“共同抗日的典型战例有哪些?(双方各举一例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