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2009-2010学年度初二历史第一学期复习资料期中考试同步练习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答题栏内。)
    1.近代列强先后对祖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关于战争与条约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
    2.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高价拍卖。鼠首、兔首铜像被盗于(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是与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同学们都观看了以下几部影视剧吧,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鸦片战争》②《甲午风云》③《末代皇帝》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5.小丽同学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整理所学内容,其中搭配不当的是 (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邓世昌——黄海海战 D.魏源——《天演论》
    6.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主要标志是( )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D.建立了新式海军,设立了海军衙门
    7.19世纪末,身为状元的张謇弃官从商,选择了创办实业的道路,“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下列由张状元创办的企业是( )
    A.汉阳铁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大生纱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8.在1909年的一次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地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此路应是( )
    A.京张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汉铁路 D.津浦铁路
    9.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10.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
    A.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 B.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C.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D.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11.“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而作。”材料中的“书”是指( )
    A.《中外纪闻》 B.《天演论》 C.《新青年》 D.《海国图志》
    12.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 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了封建儒学的虚伪
    13.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14.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不妨时常看看。”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 )
    A.听京戏 B.看电影 C.赏评书 D.读报纸
    15.“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化应出现在( )
    A.戊戌变法后 B.洋务运动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16.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副书写于1919年的对联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战胜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