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2010年初二历史2011级半期同步练习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7、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 )
    A遵义会议 B文革结束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8、要避免“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依法治国
    C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29、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 )之后
    A文革结束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经济特区建立
    30、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
    A国有企业 B机关 C学校 D农村
    31、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是在( )之后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农村改革 C经济特区建立 D党的十四大召开
    32、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引进外资 B引进先进科技 C引进先进管理经验 D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33、在改革开放中,哪一个城市被称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海南
    34、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35、中共十三大的主要贡献是( )
    A提出改革开放 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形成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D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6、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现现代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37、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华国锋 D江泽民
    38、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理论是( )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9、“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句歌词颂扬的历史伟人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胡锦涛
    40、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十二大召开 C十三大召开 D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十四大召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950年,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 ( )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的土地所有制。
    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 )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 (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1980年,中共中央为( )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5、农村改革是在农村实行以( )为主的责任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 ( )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6、十三大上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 )为中心,坚持( ),坚持( )。
    三、材料解析题(共14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存在于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中共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①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现代历史上的哪些重大事件?(3分)
    ②三则材料中的哪些措施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
    ③从材料三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3分)
    2、阅读以下一段歌词,回答问题:(6分)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①材料中的“老人”指谁?他被人们称为什么?(2分)
    ②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写下诗篇”分别指什么?(2分)
    ③1992年还召开了党的十四大,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第三代领集体?(1分)
    ④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四、问答题:(共16分)
    1、请写出一五计划期间任意6项国家建设成就。(6分)
    2、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10分)
    2010年初中2011级历史半期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 5分,共60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ABDCBDCCDDBBBDDCBCAD
    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CDDBCCDBCDDDACDBBCB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地主阶级,农民; 2、赎买;
    3、实践; 4、刘少奇
    5、家庭联产承包,(上海)浦东开发区;
    6、经济建设,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
    三、材料解析题(共14分)
    1、(共8分):
    ①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3分)
    ②土地改革或分到土地、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2分)
    ③要尊重客观规律;制定国策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发展经济要稳步进行,不能急于求成。(3分,言之有理可得分)
    2、(共6分)
    ①邓小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分)
    ②建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针对“姓资姓社”问题,92年南巡发表重要讲话;(2分)
    ③江泽民;(1分)
    ④邓小平理论;(1分)
    四、问答题(共16分)
    1、(共6分)
    鞍钢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一汽建成投产;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建成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和新藏公路;形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工业基地加强;华北和西北工业基地新建。(答出6个即得满分)
    2、(共10分)
    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分);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分);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分)。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1分),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1分),是改革开放的开端(1分),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