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很多同学看过《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剧,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A.鲁迅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钊 19.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扬“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是( ) A.李大钊 B.鲁迅 C.毛泽东 D.陈独秀 20.《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和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沪浙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 A.开天辟地 党的建立 B.遵义会议 生死攸关C.延安精神 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 国旗飘扬 21.有一座城市,中国的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的征程。它是(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重庆 22.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哪些军阀( )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23.张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 A.新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24.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上风 D.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25.小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正标题是“天下第一山”他想拟一副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五四运动发源地 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敌后抗日根据地总后方 D.改革开放的窗口 二、非选择题 26.上海有位历史教师邓玉平,为了缅怀当过红军的父亲,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她循着父亲当年的足迹重走了长征路。是什么力量,吸引支撑着邓玉平这样去做?她说:“重走长征路,就是在走近心中珍藏已久的渴望,就是要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一种伟大的精神,就是要在理想和信仰的征途中,去感悟生命的意义。”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 (1)当年导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邓玉平老师沿着中央红军长征的足迹,下列内容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泸定铁索桥 ②红一方面军翻过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③遵义会议会址④甘肃会宁城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3)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到三大主力会师,红军走完________里长征,用了____年。 (4)你认为邓老师重走长征路,所寻找的伟大精神是什么? (5)在长征中,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7、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学习本文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展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举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第一步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1919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3)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4)请说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28、“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不触及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3)概括指出“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的最主要原因。 29、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 (2)该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能体现这一性质? (3)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4)此事件表现中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青年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30材料一: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③从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列强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驻兵;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请写出这三个条约的名称及其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条约:《 》,影响: 材料二条约:《 》,影响: 材料三条约:《 》,影响: 3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举出四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各一人)。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各有何进步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