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10江苏南京中考,39)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对台湾和平统一的认识。应该注意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无论是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还是台湾问题,都必须坚持这个原则。认识到这一点,问题自可迎刃而解。 10.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一国两制”概念的理解。根据“一国两制”构想,回归后的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此香港和澳门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主权归属于中国,不再隶属于英国和葡萄牙。 11.(2010江苏盐城中考,33)为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答案:B 解析:“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提出来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双方按照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因此B项符合题意。而A项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C项是对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制度。 12.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台湾回归后( ) ①社会制度保持不变 ②人民的生活方式不改变 ③可拥有自己的军队 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由于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一国两制”在台湾有更大的灵活性。相对于香港和澳门,台湾享有更多的自治权,故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13.“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这一政策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我综合我发展 14.我国的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各自权限不同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这两个不同概念的认识,应注意经济特区建立的前提是保留社会主义制度;而特别行政区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15.“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 ) 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中国在政治上已经完全独立自主 答案:C 解析:我国能够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最主要原因是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相应地提高,才能把半殖民地时期割让的领土收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据此推断C项正确。 16.(2010四川内江中考,17)探究历史,据图片信息完成问题: 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上图反映的重大事件是谁提出的什么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今年是香港回归多少周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分别是谁?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对该事件的感受。 答案:邓小平,“一国两制”。10周年。董建华、何厚铧。祖国的繁荣昌盛;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答对任意一点即可)。感受:略。(言之有理即可) 17.阅读下列材料: 1984年,邓小平曾跟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请完成: (1)材料中“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中的“和平方式”是指什么方式?有什么意义? 答案:(1)历史情况:香港问题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外国列强的侵略造成的,台湾问题是由于中国内战和外国势力插手造成的,但它们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际情况:香港和台湾都长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方式:“一国两制”。意义:既有利于保持香港、台湾的稳定,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也为解决国际争端找到了新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