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常熟市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历史复习资料期末考试同步练习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7.“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 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18.电影《横空出世》再现了新中国在艰苦条件下研制原子弹的过程。新中国的科技成果
    “两弹一星"除原子弹外,还有
    A.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氢弹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C.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19.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他获得了这样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 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 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他是
    A.钱学森 B.李四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
    20.在常熟古玩市场上,有人在出售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非常陌生的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人们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C.人们已有多种途径购买商品 D.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2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涌现了无数象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3.赎买政策是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
    24.1 97 1年10月25 ,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加人了联合国。
    2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26.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6空,每空1分,共6分)
    27. ▲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86年,为推
    进高科技的发展,我国开始实施“ ▲ ”计划。
    28.1956年,中共 ▲ 召开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97年,
    党的十五大把 ▲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9.1976年,“ ▲ ”的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2001年,亚太经合组
    织会议在上海举行,中国加入 ▲ ,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四、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0小题5分,第31小题6分,第32小题7分,共l8分)
    30.“关注民生”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三农”问题(农业、农村、
    农民问题简称),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将来,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以确保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对此,常熟某校八年级九班的几位同学以“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下列分析报告。
    政策变化
    (1)1950年,我国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1953年,国家决定对农业进行 ▲ 改造;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发动了大跃进和 ▲ 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分析比较
    (2)1958年,农村政策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后果?(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农村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又是什么?(1分)
    得出结论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遵循怎样的原则?(说出一点即可)(1分)
    31.今年胡锦涛访问美国,吸引了全球无数关注的目光。回首20世纪下半叶中美两国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并历经曲折反复的历程,耐人寻味。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
    ……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二 “在1949年之后的20多年的时间里,在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横着一条鸿沟……我们两国几乎没有任何接触,而只有冲突和潜在冲突及对抗。4年前,两国领导人得出结论认同,已经到了在这条1.6万英里宽、22年长的鸿沟上架设桥梁的时候。,’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 196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外国研究机构康伦公司在《美国对亚洲的外交政策》的报告中说:中国“在过去的10年中几乎在所有(与美国)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加上美国的霸权地位(因苏联的争夺和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已无可挽回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处于相对衰弱之中。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材料四 中美关系路途崎岖,经常发生大小矛盾,但美国对台持续的军售,难免令中美近日的冲突进一步加剧,使两国关系进入新的艰困期。 ——人民网《环球时报》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尼克松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为什么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2分)
    (3)材料二中提到的两国对抗,你能举出一例吗?(1分)
    (4)结合材料四分析中美关系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你认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1978年12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三 1985年,美国的《时代周刊》再一次以一位中国领导人为封面人物(如右图)。该封面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中国的屏风将三幅图片组合在一起,中间一幅为人物肖
    像,左边一幅描绘的是人们高举马克思画像游行的情景,右边一幅描绘的是人们骑着自行车忙着上班的情形。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的工作重心实现的历史性转变指什么?(1分)
    (2)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存在一些失误,请各举一例(所举事例应发生在1956—1976年期间)。(2分)
    (3)指出材料三中的这位中国领导人是谁?这一封面设计表达了什么含义?(2分)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如经济、国防、外交、科技、教
    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请你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与体会。(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