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初二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辅导测试题含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D 2. A 3. B 4. D 5. C 6. B 7. C 8. A 9. D 10. A 11. 0°C 800 12.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13. 四川 14. 长 长 15. 平原 丘陵 16. 不均 夏秋 【解析】 1. 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轮廓及所属的地理区域,读图解答即可。根据各省区的轮廓特征可以判断:A、B、C、D代表的省区依次是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和吉林省。其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位于北方地区的只有吉林省。ABC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6. 本题考查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由以上四幅图可知,a是位于黑龙江与俄罗斯交界处的黑龙江;b是从山东省注入渤海的黄河;c是在广东省注入南海的珠江;d是流经湖北省的长江。以上四大河流中,黑龙江所处的纬度最高,是冬季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故选A。 本题考查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由上题分析可知,a为黑龙江,b为黄河,c为珠江,d为长江。四条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是黄河,黄河也是全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b河是黄河。故选B。 本题考查长江的航运价值。由上题分析可知,a为黑龙江,b为黄河,c为珠江,d为长江。长江被称作“黄金水道”,故四条河流中,航运价值最高的是长江。故选D。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读图,根据图中省区的轮廓图可判断,丙图为广东省,纬度较低,位于沿海地区。该省区常见的气象灾害是台风,不会出现沙尘暴和寒潮,洪涝属于水文灾害。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读图,根据丁图的轮廓图可知,省区丁的名称是湖北省。故选B。 7.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数量,识记我国的人口数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这句话应该说明了我国人口数量大。根据题意, 故选 C。 8.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牢记即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由于气候的差异,农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北方地区作物生长期较短,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糖料作物主要有甜菜,油料作物主要是花生和大豆;南方地区作物生长期较长,降水丰富,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青稞是青藏地区的粮食作物。综合分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 本题考查夏季风的有关知识。由于我国海陆位置的特殊性,季风气候明显,大部分地区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只有西北内陆少部分地区不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是指在甘肃的玉门关,不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0.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势的优越性。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得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这种地势分布特征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 本题考查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性。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故填“0°C、800” 12.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昆仑山的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 故填: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13. 本题考查长江和黄河的概况。长江干流经过的省区有:青海、四川、x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黄河干流经过的省区有: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所以长江干流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 故填:四川 14.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我国外流河由北向南,汛期越来越长,原因是由北向南雨季越来越长。一般来说,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15.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第三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 我国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16.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降水的特点。 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节降水较少,季节变化较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