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成灌溉农业区的是( ) A.河套平原 B.河西走廊 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西北地区天然降水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而在有河水、高山融雪、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农作物生长良好。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所以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是黄河水;成都平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湿润区,不属于灌溉农业区;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北麓,祁连山上的冰雪融水为河西走廊提供了灌溉水源。所以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成灌溉农业区的是河西走廊。 9.青藏高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有丰富的冰雪融水作灌溉水源 B.面积广大,土层深厚肥沃 C.湖泊星罗棋布,用水便利 D.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农田主要分布在西藏西南部的藏南谷地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属河谷农业;青藏高原上湖泊虽然很多,但为咸水湖,和农业用水便利没有关系;青藏高原上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对农业发展有利,如拉萨,年日照时间长达3 000多个小时,被称为“日光城”,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10.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带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小 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制约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因此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风力小的河谷地带。 11.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于年7月1日正式通车后,西藏的旅游业持续红火。旅客去拉萨旅游时,下列用品中不必准备的是( ) A.防晒霜 B.遮阳伞 C.羊毛衫 D.防暑降温用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由于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夏季气温也较低,前去拉萨旅游时,防暑降温用品是不需要的;带上羊毛衫可以应对早晚气温的变化;由于本区日照强烈,紫外线较强,防晒霜和遮阳伞是必备的。 12.青藏地区丰富洁净的能源指的是( ) A.铀矿、石油 B.地热、太阳能 C.煤、水能 D.水能、天然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能源。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水能资源。如拉萨因为晴天多、日照长,有“日光城”之称,羊八井有我国最大的地热蒸汽田。 13.成都和拉萨均位于30°N附近,而成都的年均温要比拉萨高很多,原因是( ) A.成都比拉萨离海近 B.成都比拉萨位置靠北 C.成都周围地势平坦 D.成都比拉萨海拔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地势特点对气候的影响。成都和拉萨两个城市的纬度位置都位于30°N附近,而成都的年均温之所以比拉萨高很多,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较高,气温低,而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海拔低,气温高。 14.下列关于形成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和青藏地区高寒牧场景观差异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人口多少不同 答案:D 解析:内蒙古和青藏地区的农业都是以畜牧业为主,由于地形、降水等的不同,各地的牧场又有所不同。内蒙古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温带草原牧场;而青海和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二者的植被覆盖状况不同,也是造成不同牧场景观差异的原因之一。人口多少不同与牧场景观差异无关。 我综合 我发展 15.下列地理现象与西北干旱特征无关的是( ) A.风蚀城堡 B.荒漠面积广大 C.居民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D.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D 16.(福建南平中考,14)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形区的景色(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