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试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鱼在游泳时,产生前进动力的部位主要是( ) A.尾部的摆动 B.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C.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D.各种鳍的共同作用 2.当观察活鱼时,会发现鱼总是不断地用口吞水,由鳃孔排出,其意义在于( ) A.吞水冲击食物、磨碎食物 B.摄取食物 C.有利于鳃部进行气体交换 D.吞水与排水有利于游泳 3.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蚯蚓的穴居生活 C.有利于蚯蚓的呼吸 D.有利于蚯蚓的消化 4.下列哪种动物不是变温动物( ) A.金鱼 B.青蛙 C.眼镜蛇 D.北极熊 5.取两支盛满水的试管,把蝗虫甲的头部浸没在水中,把蝗虫乙的胸部、腹部浸没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 ) A.甲乙均正常 B.甲乙均死亡 C.甲死亡,乙正常 D.甲正常,乙死亡 6.鸟类一般具有的下列特征中,与飞行生活无密切关系的是( ) A.有的骨薄而中空 B.骨骼有愈合现象 C.直肠很短、无膀胱 D.喙很坚硬 7.下列哪项不是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 A.骨 B.关节 C.肌肉 D.胃 8.下列属于动物的后天性学习行为的是( ) A.蜜蜂采蜜 B.蜘蛛结网 C.大山雀偷饮牛奶 D.喜鹊筑巢 9.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利用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控制蝶蛾类害虫的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 ) A.通讯 B.摄食 C.运动 D.产卵 10.下列属于广东省著名的自然保护区的是( ) A.武夷山 B.鼎湖山 C.长白山 D.王朗和卧龙 1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中,下列可以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 A.动作 B.声音 C.气味 D.以上三者都是 12.鸟类繁殖季节,亲鸟如捉到虫子通常会将虫带回鸟巢喂给幼鸟,这属于( ) A.繁殖行为 B.取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招引行为 13.人们应该注意保护农田蜘蛛,因为蜘蛛可以( ) A.增加农田肥力 B.给农作物传粉 C.防治农业害虫 D.吃掉农田中的杂草 14.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器械,使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体内的血液也能正常输送到离心脏较远的下肢,科学家是从哪种动物中得到启示( ) A.萤火虫 B.蝙蝠 C.长颈鹿 D.乌龟 15.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次发生赤潮现象,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产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 )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树木的大量砍伐 C.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D.海洋石油的过度开采 16.如果你的长指甲里藏有10万个细菌,它们每20分钟繁殖一代,经过一小时的繁殖,预计你指甲里的细菌数量将达到多少万个( ) A.20 B.40 C.60 D.80 17.在下列哪种微生物的作用下能使馒头或面包变得松软多孔( ) A. 乳酸菌 B. 霉菌 C. 酵母菌 D. 醋酸菌 18.抗生素可以从下列下列哪种生物体内提取( ) A.灵芝 B.青霉菌 C.大肠杆菌 D.甲烷菌 1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0.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以什么身份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寄生者 21.种植豆科植物时不需要施氮肥的原因是( ) A.土壤中氮肥较多 B.空气中氮肥较多 C.植物的根细胞可以制造氮肥 D.植物根中共生的根瘤菌可以固氮 22.大量的细菌可以使食品迅速腐败,但食品在冰箱中能保持一段时间不腐败,主要原因是在冰箱中( )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 23.对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是以能够杀死以下哪一项为标准( ) A.霉菌 B.有荚膜的细菌 C.生殖细胞 D.芽孢 24.小麦和水稻同属于同一科的植物,对它们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根、茎 B.叶、花 C.花、果实、种子 D.茎、叶 25.在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 ) A.门 B.纲 C.界 D.种 26.现今世界上的生物命名法则称为双名法,这一命名法的创立人是( ) A.瑞典的著名植物学家林奈 B.英国的植物学家弗来明 C.法国的科学家巴斯德 D.荷兰人列文•虎克 27.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主要是利用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气候的多样性 28.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罗斯 C.中国 D.巴西 29.下列被称为中生代“活化石”的、我国特有的爬行动物是( ) A.眼镜蛇 B.扬子鳄 C.蜥蜴 D.大熊猫 30.外来生物入侵有可能引起( ) A.环境污染 B.原有的生态系统失衡 C.人类饮食结构改变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