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 的 (选填 “点燃”或“未点燃”)蜡烛B在玻璃板后 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若在实验中 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5)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 。 33 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 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 ; 如何判断: 。 3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 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 (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例不当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如上图打开水箱盖时,上方冒出的“白气”,这是______现象;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 A.30% B.40% C.60% D.90%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川中学2015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三、作图题(12分) 略 28. (1) _____色散______; _______牛顿_____。 (2) ______不是____。 (3) ___红外取暖器____。 ( 4) _____100元纸币____。 29. (1) _____自下而上___。 (2) ___甲___。(3) ______吸____;_____不变____。 (4) ___降低_____;_____液化__。 (5) ____相同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水的多少不同___。 30.(1) ___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______; ___入射角和反射角_____。 (2) ____不发生____。 31.(1) ______左_______。 (2) ______0℃ _____;_____100℃ ___。 (3) _________ 增大瓶子的容积 _______。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