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综合题(20、21题每题4分,22、23题每题5分, 24、25、26题每题10分,共48分) 20. 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5所示, 是物体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a b 21.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 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6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 点,请你在图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 22. 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桔子却没被冻伤,这是为什么? 23. 如图7所示的甲、乙两图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甲 乙 图7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跟它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像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要想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光屏应从图乙所示的位置向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 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如图8所示,质量为3.6 kg的某空心砖,规格为20 cm×15 cm×10 cm,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求: (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2)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多少千克? 2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9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图9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①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②当烛焰距凸透镜30 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 ③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 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________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26. 东营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黏稠的液态)。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 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0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g。 (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10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______mL。 (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______ 。 (4)联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大,你认为该实验方案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小刚的实验方案,请提出改进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安县2015初二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1. B 解析: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 =× = × = 。 2. D 解析:由题图可知,两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如10 s内甲车通过的距离为40 m,乙车通过的距离为60 m,根据速度公式 可知,两车的速度不相等,故A选项错误;通过30 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短,故B选项错误;第6 s时,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两车的质量相等,所以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小,故C选项错误;由于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故D选项正确。 3. C 解析:根据公式,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ρ==1.022 g/cm3。对照表中数据可知,这种牛奶的密度正好介于掺水含量20%和30%的牛奶之间。故选C。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