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 (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的原理(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 (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填“近视”或“远视”).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12.00 24.00 倒立,放大,实像 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 3 20.00 13.33 倒立,缩小,实像 4 30.00 10.91 倒立,缩小,实像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 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是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_________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 、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图4-8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另一部分光反射回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__________,而且越来越弱,反 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 使折射角达到90°时,________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_________光线. 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刚进行了交流,最后 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 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1)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①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生全反射( )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生全反射( ) (2)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请你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答案 一、1.D 点拨: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近视眼是用凹透镜矫正,不是用凸透镜矫正. 2.C 点拨:湖中倒影是平静的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其他几幅图都是光的折射. 3.D 点拨:烛焰在光屏上成一缩小实像时,蜡 烛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之外.将蜡烛向透镜移动,并同时移动光屏时,有以下几种情形:蜡烛在两倍焦距之外,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在两倍焦距的位置上,在光屏上呈现倒立、等大的实像;蜡烛在焦点和两倍焦距间,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蜡烛在焦点内,光屏上不能成像,但 透过凸透镜会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而本题没有移动光屏,即蜡烛移动后,光屏上不会出现烛焰的像.只有将蜡烛移到焦点内,透过凸透镜看到虚像. 4.A 点拨:照相时,被照者应该在镜头的两倍焦距之外,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用放大镜观察地图时,地图应的放大镜的焦点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