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观察。获得“单调与振动频率有关”的感性认识。 三、响度:(继续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实验的精神)(约 12 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演示:用一面小鼓或音叉,轻敲和重敲让其发出声音。问:同学们听出声音有何不同? 讲述: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板书响度的定义。 2.探究: (1).提出问题: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如P21图1.3-4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3)分析和论证:比较不同响度的情况下乒乓球弹开的幅度。引导学生分析:音叉的响度越大,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的响度越小,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小。 3.演示:关于响度跟振动的振幅的关系,除了以上所述的实验外,在纸盆喇叭上放置乒乓球,改变音量大小;用敲击音叉将盛在盘内的水溅出等实验都可以观察,效果也很好。但在实验时要注意可见度,如果可见度不佳,可请后面的同学上讲台来自己做,做后大声地告诉全班同学。 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板书结论。 5.演示、补充:拿出闹钟让同学们听。前排同学可以清晰地听见闹钟滴答的声音,后面几排的同学几乎听不见。表明: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1.观察、听音,然后回答:声音的强弱不同(或声音的大小不同) 了解响度的定义。 2.探究: (1)思考。提出猜想。 (2)设计实验:除了教材中的实验方案,有其它实验方案更好。提倡学生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案。 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3)比较、归纳。认识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观察演示实验或上讲台进行实验。对实验方案有创新的同学给予很好的评价。 4.了解振幅的意义和定义。 在实验基础上,在老师引导下归纳出结论: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响度跟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5.观察、了解。 四、音色:(通过体验和事例,认识音色这个特征) (约 5 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演示:用不同乐器(如电子琴、吉它、音叉等等)发出同一音调的声音。大家闭上眼睛能辨别出来吗? 找四个同学在后面分别念一首诗,能指出是哪一个同学吗? 讲述:除以上音调、响度外,音色也是乐音的一个特征。板书出“音色”这个概念。 不同的乐器的音色不同,演奏同一曲子,我们可以听出差别。不同人说话的音色不同,所以就有了“闻其声而知其人”。 2.演示:观察波形 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对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例如都发C调的1(dou),比较各波形有什么不同。 1.听声音、参与活动。 听讲。甚至有些同学的思维得到扩散,“我们能听出敲桌子声和打碎玻璃声,是因为音色不同吗?”“在家里,我还能辨出爸爸、妈妈的脚步声,是因为音色不同吗?”等等,教师给以肯定。 2. 观察波形。对“不同乐器音色不同”获得感性认识。 五、简单小结(巩固本节的知识点) (大约 2 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了乐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恰当的乐音给人以精神上的调节,艺术上的享受,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知道: 1.什么是音调?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 2.什么是响度?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人们能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乐音的哪一个特征? 回顾本节内容,回答。 六、课堂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巩固基本知识和技能。(约6分钟) 练习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1.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 ) 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 2.“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 3.马戏团的训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的信号训狗,观众完全没有察觉,狗却准确的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试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 1.根据对雷声的体验回答问题。 答案:C 2.根据对生活的观察和教学中对音调、响度和音色区别的认识,得出答案。 答案:响度,音调,音色。 3.经过小组讨论,利用人与动物听声的频率范围的差异回答。 答案: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次每秒到20000次每秒.狗能听到的声音范围远比人耳听到的范围大,使从15次每秒到50000次每秒.它能听到人听不到的高频率的声音,驯狗员用的是超出人的听觉范围但在狗听觉范围内的信号。 七、课后延伸练习 P21“想想议议” (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频率低于20Hz,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在500~600Hz。蝴蝶的翅膀振动频率低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而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听到了讨厌的蚊子声。)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2.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二.响度 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 2.响度与振幅有关。也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三.音色 我们能听声辩物是根据音色不同。 多媒体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与实际的联系非常紧密,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媒体(如录音机、VCD、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展示音乐的魅力,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播放丰富的超声和次声应用的资料片,拓展学生的知识。 能力提高设计 一位女高音正在轻声为一名放声歌唱的男低音伴唱,他们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此题的目的是使同学们能正确区分乐音的三要素。“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音调,因此女高音音调高,男低音音调低。“轻声”与“放声歌唱”则表明了声音响度的大小,女高音响度小,男低音响度大。) 物理小知识 共振在开玩笑 大约在170年以前,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入侵西班牙,有一支部队从一条铁链悬桥上通过的时候,指挥官起劲地喊着口令:“一、二、三、四!”随着口令,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上了桥。悬桥越来越激烈的上下振动着,当队首的人快走近对岸的时候,只听见哗啦一声巨响,悬桥突然断了,桥上的官兵都掉进了水里,淹死了不少。 无独有偶,1906年,一支沙俄军队在通过彼得堡附近的丰坦卡河大桥的时候,由于齐步走,大桥震断,也淹死了一些人。事后有关方面对桥进行了详细的检查,认定桥身相当坚固,也没发现有人故意破坏的痕迹,这桥断人亡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呢? 原来是共振在开玩笑。你知道共振在开什么玩笑吗?断桥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队伍齐步走过桥的时候,相当于对桥加了一个策动力。当它的频率等于或者接近桥的固有频率的时候桥就发生共振,振幅迅速增大,把桥震断。因此,大队人马过桥,切忌齐步走,有些国家还做出规定,军队一律不许齐步过桥。 同样,火车过铁桥,车轮和铁轨衔接处的撞击,也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作用力。如果这种作用力的频率和铁桥的固有频率相等或者接近,桥就会发生共振,这种震动也可能使桥震坏。所以火车通过大铁桥一定要减速行驶,使撞击力的频率远低于桥的固有频率,避免铁桥发生共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