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物理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中学生物理小常识:水的沸腾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
    1.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2.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这个温度叫沸点。
    3.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仪器和器材】
    烧杯(或烧瓶),温度计,方座支架,酒精灯。
    【实验方法】
    1.如图2.25-1所示,将水放在烧杯里(半杯即可)加热,温度计插入水中测水温。找一两位学生随时向全班报告温度。指出观察重点是水和温度计。
    

中学生物理小常识:水的沸腾

    2.教师边实验,边讲解,首先看到较小气泡出现在烧杯底部,然后上升,指出这是由于玻璃上吸附空气和在水中溶有微量气体受热分离所形成的。
    少时,从杯底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这些泡里含有水蒸气,但没有上升到水面就变小并消失了,这是因为水温不匀,杯底温度较高,蒸汽泡可以形成,但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蒸汽又凝结成水了。
    最后,加热到杯里水的各部都有气泡,而且在上升过程中气泡继续增大,这才是真正的沸腾现象。强调这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都在进行剧烈的汽化。
    由学生报出的温度是100℃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再加一会儿热,温度也不再上升,指出这个温度就叫沸点。
    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现象随即消失。说明维持沸腾是需要热量的,这些热量不是升高水温,而是进行汽化,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3.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目的和要求”中的三条结论。
    【注意事项】
    1.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开始就使用热水。
    2.如能使用半导体温度计,由电流表显示温度(或者用演示温度计),可以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温度变化。
    3.如果烧杯擦得特别干净或用烧杯中的水曾煮开过,这时,由于气泡产生条件不足,致使沸腾时气泡发生不太剧烈。如在水中投入少许碎瓦粒,则沸腾现象格外醒目。
    【参考资料】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要想证实不同的液体物质在同一压强下沸点不同时,可以再观察一下酒精的沸腾,只要把酒精装入较大的试管内,然后将试管放在80℃以上的热水里就能观察到酒精的沸腾现象。
    编者提示:本小实验可辅以“热学”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