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庆历年间,中国人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他将整版刻字的方法改为单独刻字,将每个字的反形字刻在一个个方形小木块上,制成了可排版的木活字。但由于木活字沾上墨水后容易变形,于是毕升改用泥活字。他把胶泥制成小方块的泥胚,在每个泥胚上刻一个突出的单字,然后送到火中烧硬,这样泥活字就制成了。排版时,在一块铁板上放上松脂或蜡,铁板四周围上铁框,在框内紧密地排满活字,用火在铁板下加热,使松脂或蜡熔化,冷却后就把活字牢牢地黏在铁板上了。这样涂墨后就可以进行印刷了。十五世纪中叶,德国的古登堡将活字印刷引入欧洲,他发明的铅活字和铸字模奠定了现代印刷技术的基础,并一直沿用至今。 十五世纪中叶,德国一位名叫根弗莱谢的雕版印刷工匠接受牧师的委托印刷《圣经》。刻版是雕版印刷中最苦最累的活,一旦出错整版都得重刻。有一天,他忽然想出用单个活字来代替整版雕刻的方法,这就是活字印刷,但它比中国的活字印刷晚了将近四百年。后人都称是古登堡把活字印刷引入欧洲的,实际上,古登堡是根弗莱谢在德国的住宅。使用活字印刷要求活字的大小一致,这样才利于排版,1775年,法国人迪多制定了量度活字大小的单位,被称为"迪多点"。 古登堡在发明铅活字之后,又发明了古登堡印刷机。他把榨取葡萄液的小型挤压机改为印刷机,这种印刷机不会蹭到纸的反面,能印刷出单面,因此纸的两面都可以印刷了。1800年,英国人斯坦霍普研制的金属印刷机取代了木制印刷机。后来,美国人特里德维尔发明了脚踏式印刷机,并于1878年被加利改进,加装了能自动送纸和自动在活字版上涂油墨的装置。 早期的印刷机都是平压式的,即压板平压在活字版上,使印刷速度受到一定限制。要提高印刷速度,就必须将压板变成旋转运动,并利用电动机或蒸汽机作为动力装置,于是出现了蒸汽推动的印刷机和轮转印刷机。印刷机械的改进使得印刷速度显著提高,报纸和书籍迅速普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