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新人教版2018初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背影)(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拓展阅读
    母亲的书
    琦 君
    (1)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2)我就会问:“哪本书呀?”
    (3)“那本橡皮纸的。”
    (4)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5)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①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着嘴。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着最最厚的这一页。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
    (6)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哩,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书”了。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 》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
    (7)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日子的好坏,对母亲来说是太重要了。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日,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日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 日为止。②我也跟着背:“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慨。 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和大哥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
    (8)《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母 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
    (9)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1.本文围绕“母亲的书”写了母亲的哪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或者性格特点?
    (温馨提示:梳理文章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从字里行间里体味每件事所表现的人物的主要情感或性格。)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画线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画线句子①的作用。(温馨提示: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人物。)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画线句子②,除了因为“父亲和大哥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外,作者感觉“凄凄凉凉”的原因还有哪些?(温馨提示:分析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温馨提示:透过加点字的意思,分析人物的内心。)
    (1)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说来也头头是道。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和作用?
    (温馨提示:从关键词入手分析作者要表达的含义,段落的作用可以从人物、结构、主旨方面来思考。)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2018初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含参考答案(背影)
    
    1.xiè bēn jí sù fù chóu chú tiē pán shān tuí yù xiè zhù
    2.(1)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2)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3)不能够自己控制自己。(4)感情积聚在心里。(5)细小而琐碎的事。
    3.D( “琐屑”指的是细小而琐碎的事,用在这里属于望文生义)
    4.A(“能否”改为“能”)
    5.示例:自立,是那石缝间翠绿的小草,坚韧顽强。自立,是那波浪中高扬的风帆,乘风破浪。
    6. 佩弦 诗人 学者 《荷塘月色》 《绿》
    课内精读
    1.首先,“我”认为父亲的言行过于守旧,有点不大理解父亲;然后,父亲为“我”去买橘子,对“我”关怀备至,使“我”非常感动;几年后,“我”又回想起父亲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对父亲无比思念。
    2. 写背影使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交代了家境,父亲为逝去的祖母戴孝,这也是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的反映。“蹒跚”“探身”“攀着”“向上缩”“微倾”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的艰难情景,刻画了父亲行动不便、十分吃力的样子,这其中蕴含着多少人生的艰辛,多么浓厚的父爱。
    3. 第一次写难忘“背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第二次直接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第三次惜别“背影”,表达了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第四次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背影”是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背影”组织材料,抒发情感。
    4.(1)这句话交代了惨 淡的家境: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变卖典质、借钱治丧,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父亲的爱子之情做铺垫。在这时,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在这种背景之下,父亲背着许多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尤为感人。(2)“再”写“我”一直目送着父亲,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眷恋不舍。“又”一次流泪,“我”被父亲感动的情绪中又多了离情别绪,真是百感交集。
    5.(1)以免我回来找不到你。(2)记得报个平安,以免我担心。(3) 小心车上的东西丢失。
    拓展阅读
    1.(1)“橡皮纸”书中夹着外婆的鞋面和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表现了母亲对外婆鞋面的珍惜和对父亲的思念。(2)母亲把黄历背得滚瓜烂熟,凡事查黄历,表现了母亲朴素的生活哲学以及对亲人的思念。(3)母亲说起《本草纲目》来头头是道,表现了母亲对学问的尊重。
    2.(1)此句运用了对比和夸张来强调樱桃的鲜红,赞美了外婆的刺绣水平之高。侧面表现了母亲对外婆留下的东西格外珍惜。(2)小小年纪的“我”跟着母亲从头开始背黄历,感受母亲相同的感受,充满了对母亲久盼亲人不归的同情,以及深沉的爱。
    3.(1)“定定的”写了母亲眼神呆住不动,刻画了她沉浸于自己的心事中神游的神态,表达了她对父亲的思念。(2)“头头是道”形容说话非常有条理。强调母亲虽识字不多,但对《本草纲目》十分熟悉。
    4.含义: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她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所以母亲是一位博古通今的人。作用: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点明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对母亲的赞美和无比骄傲之情。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