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2015初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沙时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13.第①自然段划线句子中“冷脸”和“歌”的具体指什么?(2分)
    冷脸:      ▲               歌:      ▲
    14.第③自然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答:                            ▲
    15.第⑤自然段描写鸟儿丈量天空,它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                            ▲
    16.联系全文分析,本文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答:                            ▲
    (五)(10分)
    17.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②人生在世不称意,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         ▲         ,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④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⑤         ▲         ,相伴过年华。(葛天民《迎燕》)
    ⑥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         ▲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⑧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⑨         ▲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⑩流水何太急,         ▲         。(宣宗宫人《题红叶》)
    三、表达与交流(共44分)
    (一)(4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因为象征香炉。”“不许叉腿站着,不许大呼小叫,不许斜眼看人,不许抖腿。”“客人添饭时不能说:还要饭吗?”世易时移,这些餐桌上的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请 围绕“老规矩需不需要重提”展开议论,理由充分,语言流畅。字数在80-100字之间。(4分)。
    (二)(4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随着柔柔的风,伴着密密的雨,还有骄阳——夏天来了。夏天有很多景,有很多事。夏天,也让我们的心灵展开了翅膀……
    请以“夏天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在横线处最多填4个字,构成一个完整的标题。)
    附加题2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①也。”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餕馀②,可以已③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诘:质疑。②餕馀:吃剩所余的食物。③已:治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