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2015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解析)(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治水必躬亲》和《东坡先生墓志铭》(节选),完成8-10题。
    (一)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二)东坡先生墓志铭
    (东坡)自密①徙徐②,是岁,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③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④,吾侪⑤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⑥持畚锸⑦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⑧。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①密:密州。②徐:徐州。③屦(jù):粗布鞋。④潦:积水。⑤侪(chai):辈、类。⑥跣(xiǎn):赤脚。⑦锸(chā):锹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的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流有缓急事急矣
    B.自密徙徐使自招募
    C.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如好逸而恶劳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C
    【解析】
    A.流有缓急快事急矣紧急
    B.自密徒徐从使自招募自己
    C.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率领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率领
    D.如好逸而恶劳如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像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非咨询不穷其致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谁与守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
    (2)我同谁守城呢?
    10.海忠介、苏东坡治水都做到了“躬亲”,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他们各自的表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海忠介:①亲自考察。②亲自发给民工钱粮。
    苏东坡:①表达与民同守的决心,驱使富民回城。②调动城中军士一起治水。③住在城上,过家门而不入。
    (共4分。两个人物的表现各2分,每个人物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
    【解析】先应读懂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按照概括题的解题模板来进行概括。
    【*附两则故事原文: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
    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穿着粗布鞋拄着木棍亲自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避洪水,是我们这些小人效命于您的时候了。”于是拿着梃率领众人穿短衣赤着脚拿着箕畚铁锹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长堤造成,水涨到长堤下,没有危害到城,民心才安定。然而雨日夜不停地下,水势更大了,城还有六尺没有沉。苏轼住在城上,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