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苏教版第一单元同步复习题(含答案) 一、语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一组注音有错误,请选出来,它是( ) A.黝黑(yǒu) 滞留(zhì) 广袤(mào) 炽热(chì) B.酒肆(sì) 觅食(mì) 犀利(xī) 迁徙(xǐ) C.哄堂大笑(hǒnɡ) 文绉绉(chú) 一掷千金(zhì) D.花团锦簇(cù) 黯然失色(àn) 直言不讳(huì)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D.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3.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B.我在神话世界里翻来覆去睡不着。 C.取得了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是不能因为成绩就连我们的失误也一笔抹杀了。 D.小罗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4.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 睡安稳。 ②爱国青年也 ,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它的影响。 ③因为看得他有些 ,便说了一个安慰他的谎话。 ④一段落已完,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A.居然 愤然 凄然 自然 B.自然 愤然 凄然 居然 C.自然 凄然 愤然 居然 D.凄然 自然 愤然 居然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青神中岩寺风景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小吃也吸引着大量的游人。 二、积累、整合与运用 6.积累知识:诗句填空。 ①《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 。 ②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体现诗人观察景物精细,令人赞叹的两诗句是: , 。 ③《相见欢》中描写庭院中的清幽景色的句子是: , 。 。 ④《苏幕遮?碧云天》中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且离情别绪隐寓其中诗句 是: , 。 ⑤《终南别业》中写出诗人的兴趣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的句子是: , 。 7.走进名著: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享誉世界的名字,一个让无数人为之敬仰的文豪。他的许多作品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有什么还有哪位作家为他作“传”?书名叫什么? 8.筛选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9.在下列文后的横线上写一句总结性的话,要能概括短文的主要含义。 郭功甫经过杭州,带一首诗去请教苏东坡。见苏东坡后他自己先朗读一遍,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声音宏亮。郭读完后问苏东坡:“请看我这首诗能打几分?”苏答:“十分。”郭心中十分得意,又请苏再详细指出哪些地方最好。苏东坡捻须微笑说:“十分么,七分是读,三分是诗,加起来是十分啊!” 苏东坡对郭功甫诗作的评说,告诉我们 。 10.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爱。阅读下面的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 爱 融 在 乳 液 里,吮 着 它,香 甜 甜。 上学后,母 爱 , , 。 长大后,母 爱 藏 在 枕 头 里,枕 着 它,爱 绵 绵。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一)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1.这首诗通篇以 为喻,赞颂了什么? 12.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二)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唱歌)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 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城外大道旁),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道歉)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14.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用法或意义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 ②饯行于郊衢 15.翻译:谭乃谢求反。译文: 16.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17.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三)读书佐酒 (元)陆友仁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 ③率(lǜ):标准。③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好饮酒 (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3)遽抚掌曰 (4)与上会于留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 项是( )。 A.以一斗为率(把、用) 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 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于留(在)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②遂满饮一大白 ① ② 21.对子美的这种读书的习惯,你怎么看? 22.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现代文阅读与理解 (一) ①“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②“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 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③“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④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⑤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⑥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哭,一 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⑦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⑧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了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⑨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 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23.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4.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母亲 品质;她将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 。 25.第⑧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 。 26.文章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三次流泪的不同: 第一次流的是 的泪; 第二次流的是 的泪; 第三次流的是 的泪。 27.第○11段“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联系上文,揣摩此时“我”的心理活动。 28.第○12段“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联系全文,试揣摩母亲灯下看照片时的心理活动。 (二)“灵魂细胞”真的存在吗 近期,英国科学家对超自然现象开展的大规模科学调查表明,虽然世界上并没有“鬼魂”的存在,但不少人总煞有介事地说某地方闹“鬼”,令人困惑不解。其实,这不是人们凭空幻想出来的,而是由环境和人体“灵魂细胞”产生的思想意识造成的。 科学家对英国几处传说闹“鬼”最厉害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鬼屋”,与其说里面有“鬼”的活动,还不如说是气流和照明设备的原因。心理学家发现,那些报称见到“鬼”或感觉有“鬼”的人说的都是亲身感受,但这些都可以 用自然现象加以解释。寒冷的气流、昏暗或变化不定的照明、恐怖幽闭和磁场变化都能造成一种不安的感觉,有些人会把这种感觉解释成有“鬼”。 由赫特福德郡大学的理查德?怀斯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伦敦西南部汉普顿宫的传说中的“超常现象”进行了调查。据说,原来属于亨利八世建成的汉普顿宫阴魂不散,这些鬼魂中就包括1542年被砍头的凯瑟林?霍华德。 怀斯曼小组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心理学杂志》上,文章中 指出,这个宫中的“闹鬼”之处往往位于气流通过的当口或当地磁场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怀斯曼还亲有感受地说:“走进去的人的确有一种遇到‘鬼’的感觉。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都是有自然规律可循的。人们并没有遇见‘鬼’,只是把感觉到的东西解释成‘鬼’。” 在这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的是,曾和詹姆斯?沃森于1953年一起揭示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意识的产生,尤其致力于反驳鬼魂存在的学说。他认为,人的灵魂或意识根本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人体大脑中的一小组神经元细胞产生和控制的。他说:“我的科学信仰使我相信,我的思想、意识完全可以用大脑中一些神经细胞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不久前,他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大量实验终于发现了人类的“灵魂细胞”。 29.快速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l)“灵魂细胞”是否存在?(2)人们常说的闹“鬼”究竟是怎么回事? 30.通过文章对说明对象的说明,可以看出文章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 。 31.倒数第二段加横线句子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 。 32.科学家经过研究得出“灵魂细胞”存在的结论,这一成果是 学、 学和 学等领域共同研究的结果。 33.学了这篇文章,如果你再听到有关闭“鬼”的说法,你将怎样用科学的道理对其进行解说? 五、写作 34.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我多想再让您牵着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2)牵挂是人类从幼到老贯彻始终的一种情结。它是感情的依托,心灵的闪电,精神的升华。正因为有了牵挂,人类才有了众多的动人心弦的的历史,也正因为有了牵挂,生活中才涌现许多缠绵悱恻的故事。请以“牵挂”为话题写文章,自拟题目,注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600字左右,文体不限。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话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