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 A.一隅(ǒu) 官衔(xián) 肆无忌惮(dàn) B.赎罪(shú) 糟蹋(tà) 弄巧成拙(chū) C.驿站(yì) 鲁莽(mǎnɡ) 忐忑不安(tè) D.遮住(zhē) 彷徨(fānɡ) 细心呵护(hē)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袖手旁观 遵照 寄托 精兵减政 B.不知所措 嘹望 镣铐 心急如焚 C.怀疑求真 愤概 领悟 安分守已 D.一帆风顺 暴躁 栽种 息息相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表示赞同。 C.小李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D.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4.(2013?泸州中考)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通过加大对市场上各类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使得许多不法商家纷纷被曝光。 B.一种有效的击溃癌细胞的方式是不供给癌细胞繁殖所需的食物,即饿死癌细胞。 C.芦山地震,灾区99%的农房受损的原因是缺乏建筑施工技术和防震意识造成的。 D.古蔺通过加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力度和起点的方式,实现了旅游业的跨越发展。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演讲词是为了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它需要具备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三个特征。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钱学森,他将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现状有机地联系起来,精辟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 C.《我有一个梦 想》这篇演讲词,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和比喻句,猛烈抨击了美国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表达了黑人对平等自由的强烈渴望与向往。 D.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音乐、雕刻、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6.仿照画线部分再写两个句子。(3分) 理想,在饥饿面前,它是食粮; ; 。 7.(2013?舟山中考)综合性学习。(7分)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 的 调查 项目 每天 都上 网的 学生 平均 每天 上网 2小时 10岁 以前 “触网” 聊天 交友 看动 漫、电 影,下 载音 乐 玩网 络游 戏 学习、 写日 记博 客 所占 比例 82.9% 70.4% 61% 29.1% 49.8% 40% 58.3% 另据报道,去年10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的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材料二 漫画(无题) 材料三 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以上材料引自互联网)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3分) 答: (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其寓意。(2分) 答: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2分) 答: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8~12题。(14分)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的过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 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一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就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8.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3分) 答: 9.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读大学的亲身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2分) 答: 10.“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这句话中的“往往”“常常”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 答: 11.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3分) 答: 12.你认为我们当代中学生最主要的弱点是什么?这一弱点是如何形成的?(4分) 答: (二)(2013?黄冈模拟)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3分) 中国人可以奢侈了吗? 杨学武 ①中国人历来主张节俭 ,反对奢侈。孔子有言:“礼,与其奢也,宁俭。”在“节约闹革命”的年代,毛泽东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②然而,中国如今“走进新时代”了,节俭世风日下,奢侈甚嚣尘上。有道是“一个革命的行动要有革命的理论做先导”,经济学界有人曾积极引进西方经济学家的论著,证明“奢侈有理”和“奢侈有功”,为中国兴起奢侈之风而鸣锣开道。 ③奢侈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根本不用奢 侈理论的引导,人们就会自发地或自觉自愿地把奢侈付诸行动。被授予“奢侈之王”的美国蒂科国际公司前主管丹尼斯?科兹洛夫,曾经创造过2 200美元一个镀金纸篓、6 000美元一条浴室挂帘、700万美元一套豪华住宅的奢侈记录。而这样的“奢侈之王”在当今中国并不鲜见,中国人的奢侈记录恐怕比美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18万人民币一桌的“黄金宴”、36万一餐的满汉全席,是中国人吃出来的;100万元的一则征婚广告、999万元的一场结婚典礼,是中国人做出来的;法国的名酒XO和路易十三,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一瓶,中国人喝得最多;一辆标价1 118万元的英国宾利轿车最近在上海车展上被中国人买下来了……某些中国人的奢侈,简直令西方人望之兴叹。而这些还只是个人消费,某些集团消费则更为惊人。一台文艺晚会出手就是上亿元,一个庆典活动动辄就是几十亿元,还有许多“形象工程”不知要耗费多少钱。难怪有的海外华人回到祖国走马观花地看了几个灯红酒绿、繁华似锦的大都市之后,感叹说“中国与美国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他们是否被表面的奢侈迷花了眼睛? ④奢侈在中国也是古已有之的,并不需要向西方国家学习。中国过去虽然穷,但有些人“人穷志不穷”,越穷越摆阔。尤其是历代统治者骄奢淫逸,挥霍无度,还把奢侈当作粉饰太平的化妆品。秦始皇的阿房宫堪称世界奢侈之最;乾隆皇帝的“千叟宴”把奢侈推向了极致;慈禧太后即使在晚清行将破落之时,也坚持“把奢侈进行到底”,不仅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供自己生前及时玩乐,还在死后睡的棺材褥子上镶了珍珠12 604粒、宝石和白玉三百多块,似乎不奢侈就死不瞑目。奢侈最终导致国家的落后和王朝的灭亡。 ⑤虽然如今中国已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按官方的说法大多数人也实现小康了,可中国可以奢侈了吗?不管某些“高瞻远瞩”的经济学家把中国的前景估计得多么美好,也不管某些喜气洋洋的海外华人把中国的现实评价得多么辉煌,可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民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状态。温家宝同志曾忧心忡忡地说:中国现在公布的2 800多万贫困人口,是按人均收入600多元人民币计算的;而把人均收入再提高200元,贫困人口就高达9 000多万了, ⑥即使在西方国家,奢侈现象仍然遭到了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强烈反对。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弗兰克撰写了一部名叫《奢侈病》的书,认为无节制的奢侈挥霍不仅使资源消耗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人类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许多烦恼和不幸。由此看来,既然连富有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都认识到奢侈的危害性,那么中国就更应该牢记: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选自《雨花》第469期,有改动)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4.文章第①段引用孔子和毛泽东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5.“一个革命的行动要有革命的理论做先导”一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特殊含义?(3分) 答: 16.本文第③段是如何进行论证的?(3分) 答: 17.仔细阅读第⑤段,在段尾画线处补写一句总结性的话。(2分) (三)(2013?襄阳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3分) 信仰的力量 李 斌 ①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战无不胜的力量。 ②翻开历史,不难见到这样耐人寻味的历程: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号召,要 把革命做成功,便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然而仅仅十几年过去,抗战“前方吃紧” ,国民党要员却在“后方紧吃”,等到抗战胜利,当年的革命 理想,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反观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的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坚定信仰武装起来的革命队伍,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舍生忘死的紧密追随,让“小米加步枪”生发出战胜“飞机和大炮”的巨大威力。 ③“对信仰的忠诚是爷爷留下的最大财富”,红色情报员钱壮飞的孙子钱泓这样说。相比物质财富,信仰是更可宝贵的财富,它指引着奋斗的方向,决定着不同的价值抉择。 ④信仰富有,才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洁白朴素。出生入死的战争年代,方志敏“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他却不动丝毫,清贫如洗;灯红酒绿的和平时期,杨善洲毕生积蓄只是草帽、砍刀和烟斗,但在后人看来,他们留下的岂止是金山银山。“人生是奉献,不是索取”,“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道破天机。 ⑤信仰纯洁,方有“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不懈斗志。革命时期,信仰是带头种菜纺线,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建设时期,信仰是身先士卒战风沙斗盐碱,是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改革年代,信仰是锐意创新,不惧毁誉不为财;是青春励志,用心坚守在基层;是奉献到老,退休而不褪色。“活着就该多做事”,北川民政局长王洪发一语中的。 ⑥信仰坚定,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李大钊信仰怀胸,“不怕死,不要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殷夫视反动派的爵禄为“薄纸糊成的高帽”,为革命信仰不惜兄弟割袍、舍生取义。虽然“抵御诱惑有时比打仗还难”,但“南京路上好八连”却至今保守“为人民拒腐蚀”的英雄本色…… ⑦毋庸讳言,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利益至上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物质欲望正在侵蚀着信仰的根基。一些干部在市场冲击和利益诱惑下心为物役、贪污腐化、价值虚无、精神空虚。正因如此,我们党始终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⑧人一旦有了高尚的信仰,浮躁的心灵就有了熨帖,繁忙的工作就有了目标,人生的奋斗就有了意义。从南湖到塞北,从瑞金到北京,从陕北窑洞的兴国之光到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为大多数人谋幸福” 的信仰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是一座抵御诱惑的精 神堡垒,更是一种护佑我们到达彼岸的精神力量。坚守信仰,我们将战无不胜。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5月27日,有改动)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9.本文中“高尚的信仰”的具体内容,作者通过引用的方式有过多种表述,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种。(2分) 答: 20.本文第②段所使用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 答: 21.请具体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及其作用。(4分) 答: 22.联系全文,说说第⑦段不能删去的原因。(3分) 答: 三、写作(40分) 23.根据要求作文。 带着一颗心,锁定目的地,执着地前行;尽情享受沿途的风景,哪怕山高路远,哪怕日晒雨淋…… 以“向目的地进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A项中“隅”应读yú;B项中“拙”应读zhuō;D项中“彷”应读pánɡ。 2.【解析】选D。A项中“精兵减政”应为“精兵简政”;B项中“嘹望”应为“瞭望”;C项中“愤概”应为“愤慨”,“安分守已”应为“安分守己”。 3.【解析】选B。“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含贬义,这里指大家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表示赞同,应用一个含褒义的成语。 4.【解析】选B。A.“通过……使得”使句子缺主语;C.“原 因是……”和“是……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D.“加大”不能和“起点”搭配。 5.【解析】选B。“钱学森”应为“丁肇中”。 6.答案(示例):在严寒面前,它是烈火 在黑暗面前,它是灯光 在荒漠面前,它是甘泉 在泥泞面前,它是手杖 7.答案:(1)①中小学生上网的两个主要目的是娱乐与学习。②中小学生“触网”的年龄大大提前。③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都上网。 (2)这幅漫画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孩子沉迷网络(玩电脑),家长只顾自己娱乐;家长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却没有为孩子树立榜样。(意近即可) (3)示例:乐乐,手机游戏确实很好玩(很精彩),我也 很喜欢,但我们也不能过度啊。长时间沉迷其中,既会伤害身体,又会影响学习,还会淡 漠亲人间的感情(疏远亲人间的距离),甚至还可能会误入歧途,你说呢? 8.【解析】此题考查概括文意的能力。用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回答。 答案: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这几个方面来论述说明的。 9.【解析】结合本段的中心句思考作答。 答案:举自己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 10.【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词语作用的能力。结合“往往”“常常”的含义,从语言表达严密的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不能。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使语言表达严密。 11.【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缺少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思考作答。 答案(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12.【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中学生缺乏责任心”思考作答。 答案(示例):我们中学生目前最主要的弱点是缺乏责任心。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大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造成意志薄弱;在学校及社会教育中对于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力度不够大。 13.【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可看作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案:中国不可以奢侈,要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或:中国应主张节俭,反对奢侈。) 14.【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论据及作用。引用孔子和毛泽东的话,属于理论论据,是为了证明“中国人历来主张节俭,反对奢侈”的观点,有权威性。 答案:引用孔子和毛泽东的话,作为论据,证明中国人历来主张节俭,反对奢侈。同时增强说服 力。 15.【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革命的行动”要联系上下文回答,“革命”一词,要从反语这种手法上回答。 答案:“革命的行动”指“奢侈”行为。“革命”使用了反语手法,具有讽刺意味。 16.【解析】本题考查文段的论证过程。按“首先……然后……”的格式回答。 答案:首先提出观点“奢侈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然后举出西方和中国的奢侈事例,证明论点;同时把中西方进行比较,表明中国的奢侈之风已远远胜过西方。 17.【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补写。仔细阅读第⑤段,紧扣本段内容,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奢侈是否可行方面考虑。 答案: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国情下,奢侈可行吗?(大意对即可) 18.【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理解。中心论点一般要根据标题、开头、结尾判断。由题目可知,本文讨论的内容与“信仰的力量”有关,开头用一个判断句准确论述了“高尚的信仰”的力量,可以断定这就是中心论点。 答案: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战无不胜的力量。 19.【解析】本题考查对道理论据的理解。只要是论述“高尚的信仰”的具体内容的语句即可。 答案(示例):①人生是奉献,不是索取。②活着就该多做事。③为大多数人谋幸福。 20.【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把历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各自走过的历程对比论述,是对比论证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证明中心论点“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战无不胜的力量”。意合即可。 答案:主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把历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各自走过的不同历程进行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战无不胜的力量”这一中心论点。 2 1.【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思路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第④段各语句内容,理清前后句关系。该段共三句话,首先提出本段观点,接着列举方志敏和杨善洲的事例进行论证,最后引用吴大观的话归纳总结,这样论证十分严密。 答案:第④段首先在开头提出了“信仰富有,才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洁白朴素”的分论点(观点),接着用方志敏和杨善洲的事例加以具体论证,最后用吴大观的话进行归结,深化了分论点(观点),这种论证思路作用是使论证更为严密。 22.【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作用的理解。列举当前一些干部丧失信仰的实际情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都是为了突出加强信仰教育的必要 性,强调了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因为前文具体论述了树立高尚信仰的巨大作用,本段则联系当前一些干部在市场冲击和利益诱惑下丧失信仰的实际,强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使文章更有现实意义。 23.【写作提示】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时要理解“目的地”的含义,即理想、目标。根据题目前的提示语,可以写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可以写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美好享受或艰辛挫折。选材时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写名人的事例对自己的启示。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话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