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自读试卷及答案 【自读目标】 1、时间顺序。 2、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反衬)及人物描写方法的选择。 【试卷内容】 一、整体把握 1、第二部分文中反复写到“炮火”,这是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一种的方法,突出了环境的危险,使老妇人的行为更加感人。 2、第三部分次写到老妇人的黑色打围巾,这是运用来渲染的方法,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心情。 3、为了更好地表现老妇人感人的形象,文章除了运用渲染的方法,更主要的是对人物的、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4、集中体现本文中心的段落是. 5、你认为文中还有哪些内容或写法有利于突出老妇人的形象。 二、片段阅读 ①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②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③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④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⑤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1、画横线部分应填入的词语最合适的的一项是 A、抬 肃穆 珍爱 B、举 严肃 珍爱 C、抬 严肃 可爱 D、抬 肃穆 可爱 2、“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这一句与下文的相呼应。 3、“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一句中,“惟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文段⑤中的“火焰”有着丰富的内涵,请写出它的象征意义。 5、文段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请从第①段中找出运用准确的两个动词;请从第②段中找出运用准确的两个形容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