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面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安求其能千里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 不以千里称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策之不以其道 五、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二句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能被发现,完全可以___________(用成语填空),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表现出来;而在位者识别、任用人才也应该_____________(用本文之外的成语填空)。 2.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绘了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B.《马说》中的“说”在这里表叙述,本文述说的是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朗读节奏停顿的划分是正确的。 D.《马说》通篇是一个“比喻”:用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 会,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愤懑不平。 4.《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问号结束。请你细读全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第23课马说 一、l.zhǐ 2.pián 3.chēnɡ 4.sù 5.sì 6.xiàn 7.yé 8.shí二、者/……/而三、l.吃有时2.喂马的人喂3.吃表现4.尚且一样5.用鞭子打正确的方法6.马鞭面对四、8五、l.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毛遂自荐知人善任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B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同意用句号,理由是先问而后答,一锤定音。也可同意用问号,理由是发人深思,余味深长——到底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懂得识别千里马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