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我发觉家人们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因为我又开始在家中练,当然是在我紧闭小门的房间里练。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而现在,她再也不敲门了,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开始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习。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也很快湿透了衬衣。不仅左家中练,每天清晨,我还坚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每一次,我的这位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的惟一的听众,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终于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教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聋子?!”妹妹先是一愣,随即惊叫起来,仿佛我的话是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这位特殊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后来,我就了一名真正的小提琴手,有了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的机会,但是,每当此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我那位②特殊的听众,那位“耳聋”的音乐家。 1.作品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结合文意,解释两个”特殊”的含义。 ①特殊________ ②特殊________ 3.如果把第三自然段中画“________”的内容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本文后你受到哪些启示?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掌握】 1.B 2.B 3.又 也 更 4.①肖像、动作、神态、语言 ②细节 [能力提高] 1. 2.绰号 红缨枪 书籍 悼念 樱花 狼藉 既然 针灸 羡慕 即使 炙烤 序幕 3.我以为她一定是最幸福的了,既有疼她爱她的父母,又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也有令自己自豪的学习成绩,况且在艺术方面还有特长。(答案不惟一) 【延伸拓展】 1.老人。本文旨在表现老人美好的心灵,这从题目“惟一的听众”亦可看出。 2.①特殊:在“我”沮丧和灰心时,尽管耳聋却愿意听“我”拉琴,给“我”勇气。②特殊:为给“我”鼓励而不聋装聋,使“我”坚持练琴,终于成材。 3.去掉不好。因为“我”演奏技艺的进步是在老人的鼓励下勤学苦练的结果。如果去掉,后面的变化就使人感到突然。文章中的任何一段描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表现中心思想有关系,和上下文有关系,因此,当我们分析一段描写的作用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它和表达中心有什么关系,和上下文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4.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回答:(1)只有像老人那样有一颗宽容、美好的心灵,才能培养出人才。(2)鼓励和支持对于人才的成长是十分重要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