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学号 成绩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芦荟(hùi) 宽恕(shù) 炽热(chì) 文绉绉(zōu) B、匿名(nì) 胶菜(jāo) 眼翳(yì) 广袤无垠(mào) C、诘责(jié) 鬈发(quán) 长髭(zī) 深恶痛疾(wù) D、瞥见(piě) 滞留(zhì) 繁衍(yǎn) 抑扬顿挫(còu) 2.词语填空。(2分) 郁郁( )欢 翻来( )去 粗制( )造 冥思( )想 3.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A.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 B.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 C.形容口吃。( ) D.厌恶、痛恨到极点。( ) 4. 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4分) ⑴ 油光可鉴 ( ) A、镜子 B、当镜子照 C、仔细看 D、引为教训的事 ⑵ 迷惑不解 ( ) A、分开 B、解除 C、了解、明白 D、解释 ⑶ 广袤无垠 ( ) A、没有边际 B、界限、边际 C、白色 D、货币 ⑷ 非凡器宇 ( ) A、度量 B、器官 C、才能 5.品味加点词语所表达的情感。(2分) (1)实在标致极了。 (2)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6. 仿写句子。(2分) 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它像 7.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8、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你还能写出两句与母亲有关的俗语或格言吗?(2分) 二、理解•探究(共40分,每题2分) (一) (甲)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 ① 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② 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乙)这一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个紧要事,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 ③ 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文中的①②③三处。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A.必然 B.当然 C.果然 D.自然 E.诚然 F.定然 2、文段(乙)中的“那一回”是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 3、“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刺耳”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文段(乙)画线部分作为一个结论,请在上面文字中找出形成这个结论的依据,并找出能证明结论正确的实例,分别用“A________”“B________”在文段中标出来。 5、从表达方式上讲,文段(甲)以___________为主,文段(乙)以___________为主。 6、“那时那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①因此,那些第一次见到他的人,一开始都无一例外地感到失望。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他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门终于开了,进来的却是一个矮小敦实的人,由于步子轻快,连胡子都跟着抖动不停。他刚进门,差不多就一路小跑而来,然后突然收住脚步,望着一位惊呆了的来客友好地微笑。他带着轻松愉快的口气,又迅速又随便地讲着表示欢迎的话语,同时主动向客人伸出手来。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托尔斯泰吗?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②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