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语文学科与环境教育有着诸多联系,完全可以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渗透环境教育。 其一,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看,它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特点,决定语文学科在环境教育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其二,国家教育部为将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实到实处,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删减部分教材内容,降低部分教学要求,以保证实施素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改革趋势也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其三,语文是语言文学形式和思想感情内容的整合,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学习语言文学形式,如词语、句子、文章结构等,而且要了解语言文学形式和它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或练习各种口语及书面语技能时,总不免接触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各种思想感情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关于道德行为和修养的,也可以是关于环境知识或观念的。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在环境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首先必须充分掌握现行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并根据这些教材的特点,将语文教学和环境教育适当结合。在实行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和体会。 第一,抓住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阅读单元,并以此为主阵地,进行较为完整地系统的环境教育。在环境教育方面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环境科学术语,并在分析和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中掌握有关的环境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环境观,了解利用环境和有效保护环境的科学方法,如八年级语文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下同)第五单元的主题就是“人与环境”。其主题词为“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大自然是奇异美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谐的自然组合,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本单元的课文,为你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你将倾听大自然的呼声,谴责愚氓的恶行,慨叹智者的无奈,从而作出明智的抉择----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鉴于这样的安排,确定本单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锁定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上,从而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