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东三峡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面的字注音。 瞿( ) 夔( ) 滟滪( ) 刹( ) 和( ) 解析:此题考查文中生字的读音,同时应当注意拼音规则,如“ui”的标调位置在“i”上。 答案:qú kuí yàn yù chà hè 2.下面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万一那山顶上崩下一块石头来,或是船触着石滩,那不就完了吗? B.江北的山虽是险峻,都干苦无味。 C.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滕滕,有像牛马的…… D.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形近字和同音字的区分。B项中“干枯”错写成了“干苦”;C项中将“腾”写成了“滕”;D项把“崖”写成了“涯”,与山有关用“崖”,与水有关用“涯”。 答案:A 3.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现代学者、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答案:刘大杰 作 翻译 4.解释下列词语。 浣妆: 古褐苍苍: 平敞: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和字的理解。 参考答案:浣妆:梳洗打扮;浣:洗。古褐苍苍:古老,褐色;苍苍:灰白色。平敞:平坦宽敞。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B.文章生动地描写了三峡的景物,倾注了强烈的情感,读来楚楚动人。 C.我相信,一方水土养育出一方的钟灵毓秀。 D.从你出生就在影响你,与生俱来,无所不在,潜移默化。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B项,“楚楚动人”和“读”不搭配;C项,“钟灵毓秀”本身就有养育的意思,就是前面所写的内容;D项,“潜移默化”不能说是出生带来的。 答案:A 2.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好处。 (1)______不断的青烟,_______的钟声,好像自己是在西湖或是在扬州……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层一层的,你_______着我,我________着你,你______着我,我着_______你。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叠词的使用效果。同时也考查拟人修辞的作用。 参考答案:(1)袅袅 悠悠 运用了叠词,这样更加突出景色的妩媚动人。 (2)围 围 咬 咬 这里运用了拟人,形象生动地将云雾缭绕的样子展现在读者眼前。 3.文中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颜色为瓦白色的墙,_____地从树林中_____出来。我们走过的时候,正是下午六点光景,一道斜阳,照在庙前的松树上,那颜色很_____。远远地朝北望去,隐约地可以望见八阵图的遗迹。庙里的钟声,同夔府那边山上传来的角声,断断续续地唱和着,那情调颇有些____。所谓英雄落泪游子思乡的情感,大概就是在这种境界里产生的。 A.仿佛 显现 凄凉 苍冷 B.隐约 呈现 苍冷 凄凉 C.仿佛 显现 苍凉 凄冷 D.隐约 呈现 凄凉 苍冷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仿佛”强调似乎,好像;结合文章可以看出作者要写的是看起来不太清楚,若有若无的样子,因此应当用“隐约”。排除A、C两项。“凄凉”“凄冷”同样有“凄”,但前者更贴近作者要写的景色给人的感受。 答案:B 4.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是按照地点的转换来记叙自己游览三峡的。 B.“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运用了引用的修辞开头。 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是唐代杜牧的诗句。 D.作者在结构安排上先详写了巫山的山,再略写了云。 解析:A、D两项考查对课文结构的掌握;B、C两项考查了文学常识,其中C项是杜甫的诗句。 答案:C 5.请你简要概括文中所提到的“刘皇叔托孤”的故事。(要求时间、朝代、人物、目的等要写明确。)并说说作者引用这个典故以及写孙夫人庙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在叙述中六要素的完备,语言表述清楚简洁,需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同时考查引用在文章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三国时期,蜀国君主刘备临终前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目的是增加三峡景色的历史文化内涵。 快乐时光 一场足球赛的作文 一天,老师正在给一个班的男孩子们上课。她要他们写一篇关于最近一场足球赛的作文。一个男孩写了几个字,就放下了笔。老师问他:“你为什么不写了?” 男孩说:“我写完了。” 老师拿起他的本子,只见上面写着:“雨天,未赛。”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第四段是米仓峡,又名兵书宝剑峡。距离虽是不长,水势虽没有以前那么急,山崖却更加高峻。出了峡,山便低平,有一个小口,那便是有名的王昭君浣妆的地方,叫做香溪。昭君村离此四十几里,在秭归县东北。杜工部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要亲自到这地方,才可以领略到前人用字之妙。一个“赴”字,把那里的山势真是写活了。那里的山峰,高的高,矮的矮,一层一层的,就像无数匹马在奔驰。所谓“赴荆门”,那形势是一点也不假的。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1.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语言要简洁精练,可以从文中摘取重点词语。 参考答案:米仓峡的景色特征和巫峡奇险的山水。 2.文中所提到的“杜工部”指___________,他是我国_________(朝代)的伟大诗人。作者在此引用他的这两句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引用的作用。 参考答案:杜甫 唐代 突出赞赏诗中“赴”字的妙用,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马奔驰的山势 3.选文第2段作者写巫峡的江水和山各抓住了哪些特点?请仔细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其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运用修辞在表现景物特点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写江水抓住了“险、急、曲折、多滩”,写山突出峰之“高”,抓住其笔直、整齐、险峻的特点。反复、排比、拟人修辞的运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高水急的特点。 4.文中第2段在写山险峻时,写“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请你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明确一段的语句要围绕这个段落的中心语句展开,因此往往在分析语句的作用时也要先明确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烘托山峰的高峻。 5.文中引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句诗“赴”字用得巧妙,“把那里的山势真是写活了”。请你在下面各句中找出用得生动巧妙的词语,并说说它妙在何处。 (1)红杏枝头春意闹。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品味分析。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两个动词来写景物,实际上就是将静态的物体写得犹如可以运动一样,更生动形象。 参考答案:(1)“闹”,表现出杏花盛开,春意盎然。(2)“泻”,把月光写活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蜀道上有个大名鼎鼎、令人闻之生畏的七盘关,此地是自古陕西宁强入川的必经咽喉要道。古诗有云:“上有千仞岩,势欲压人顶。下有万丈溪,清欲摄人影。楼空石蹬悬,延缘曲如蚓。自下而上上,仰视难引领。自上而下下,深疑入眢(yuān)进。惟第七盘雄,曲折赴危岭。”纵是未亲临其境者,读之也不难想见它的险势异常! 此诗作者为清嘉庆年间潘时鏸,距今已一百八十余年。人间至少过去六七代人,但对大自然来说仅是打了一个呵欠。而今我来这七盘岭上的七盘关,仍是仰头仿佛处处巨石就要下跌,却又欲退不能;而向下一看,只疑身陷枯井之中,欲喊无声。 正如登泰山十八盘,一般游人恐怕绝少细数究竟是十八盘,还是十七盘抑或是十九盘一样。我攀蜀道七盘岭也没有记准到底是不是转了七圈,只知印象最深的是七盘关绝险处立有一石碑,上有“小心移步”四个大字,提醒你千万玩忽不得!一抬头,那颇有几分狰狞的危岩怪厉地对着我,像在惊问:这里是只有飞鸟可渡的狭路,你这不知趣的俗子怎敢斗胆闯此禁地? 我只暗笑,没有作答。 其实还有啥好奇怪的,自古以来,凡由金牛道入蜀者,谁能不从这七盘岭“盘”过?那公元前秦惠文王伐蜀时的千万征夫要“盘”,那唐玄宗李隆基落荒避蜀时抬他的轿夫要“盘”, 那采药砍樵的草民也要“盘”。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但历史很多时候也往往呈螺旋形攀登的态势。就眼前的七盘关来说,人们从秦“盘”到汉,从唐宋“盘”到明清,总是在不断地周旋、周旋……自古以来,得意者“盘”,落难者“盘”,身负重物者也“盘”。如今火车也“盘”,一出隧道,便似打出一把折扇,后几节车厢中的旅人探首车窗,看这把巨大的折扇煞是壮观!汽车也要“盘”,从低而高,好像射出一颗颗飞弹,随后又隐而不见,让人惊心动魄! 七盘关最险,七盘关也最忙。它从来没有对谁发请柬,人们却都来找它;它没有主动麻烦谁,人们来了却又抱怨攀它太麻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哦,七盘关再高再险,也只是我们必经路上的一个里程标而已。 6.“自古以来,得意者‘盘’,落难者‘盘’,身负重物者也‘盘’。”这句话与哪个句子相呼应? 解析:文章前后呼应的语句。 参考答案:秦惠文王伐蜀时的千万征夫要“盘”,唐玄宗李隆基落荒避蜀时抬他的轿夫要“盘”,那采药砍樵的草民也要“盘”。 7.“如今火车也‘盘’,一出隧道,便似打出一把折扇。”从修辞的角度看,这是一个_______。试具体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解析:本题考查比喻修辞的作用。 参考答案:比喻 火车“盘”山蜿蜒而上,从侧面看犹如一把打出的折扇或火车道“盘”山蜿蜒而上,从侧面看就如一把打出的折扇。 8.依据本文的思路,在文中横线处补充上与前文意相关联的句子。 解析:填写句子既要明确本段的中心意思,又要联系上下文,作者在这里要对前面作一个总结,写了它的险给人带来的乐趣和苦恼。 参考答案:它吸引人之处在险上 它讨厌人之处也在险上 或:人们来找它是因为它险 人们抱怨它也是因为它险 9.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我”来到这七盘关的感受是围绕哪一个词展开的? 解析:文章的线索必须是贯穿全文的,并且要围绕它来展开,本文通篇都在写“我”对于“盘”的感受——险。 参考答案:“我”的感受 险 深层探究 10.本文中有哪些典故?找出来,想想引用这些典故的好处是什么。 解析:引用典故是为文章的主题服务,同时引用典故可以使文章更有文学效果,能更好地丰富文章的内容。 参考答案:引用了王昭君、刘备的典故。典故的引用充实了文章内容,并且显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考链接 11.(山东济宁中考)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请你给语文老师就教学方法提一条建议。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解析:此题难度不大,只要建议合情合理即可。回答时注意建议的对象——语文老师;建议的内容——教学方法。 答案示例:(1)把语文课上活 (2)扩大课外阅读量 (3)多让学生批改作文 (4)组织学生办手抄报 (5)举行诗歌朗诵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