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B卷•综合能力创新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畎亩之问( ) 孙叔敖( ) 傅说( ) 拂士( ) 小信未孚( ) 负笈( ) 稽首( ) 霓裳( ) 2.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4分) (1)说话( ) 傅说( ) (2)拂尘( ) 拂士( ) (3)稽查( ) 稽首( ) (4)再见( ) 毕见( ) 3.默写。(5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 (2)一鼓作气, , 。 ,故克之。 (3)东风不与周郎便, 。 (4)《过零丁洋》的最后一句: , 。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乃入见,问:“何以战?” ④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二、文言文阅读(44分) (一)(8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 , 。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专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解释加点的字。(3分) (1)衡( )于虑 (2)而后喻( ) (3)以光( )先帝遗德 2.(甲)文中空白处的语句是: , 。 3.(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乙)文中的 。(3分) (二)送东阳马生序(10分)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缦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1分) (1)嗜学( ) (2)叱咄(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录毕,走送之( ) (2)俟其欣悦( ) (3)寓逆旅主人( ) (4)皆被绮绣(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战于长勺 B.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c.足肤皲裂而不知 气可以养而致 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3分) (三)公输(12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日:“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日:“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日:“请献十金。” 公输盘日:“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日:“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要标一处)(2分) 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宋无罪而攻之 2.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起于齐 (2)请说之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4)不可谓知类 3.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知而不争 见公输盘面山而居 B.见公输盘面山而居 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c.愿借子杀之 呼尔而与之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吾义固不杀人 4.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 ,体现了墨子的主张。(2分) 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答。(2分) (四)五柳先生传(1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亦不详其姓字 详:—— (2) 既醉而退 既: (3)亲旧知其如此 旧:—— (4)以乐其志 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亦不详其姓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因以为号焉 以乐其志 C.或置酒而招之 无怀氏之民欤 D.或置酒而招之 既醉而退 3.请把“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两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译文:(1) (2) 4.本文写了五柳先生哪几方面的爱好?请摘录原文回答。(4分) 三、诗歌欣赏(9分) (一)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品味:“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2分) 2.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2分) (二)泊秦淮 杜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