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一、基础识记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间( )或 迄( )今 歃( )血 差( )劲 恐吓( ) 磨刀阻吓( ) 潸( )然泪下 戋戋( )稿费 2、请圈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在后边的横线上加以改正: ⑴大概物急必反,最近酒柜有开始撤退的迹相。 ⑵当其借书时也,如果拒绝,八十年交情从此一笔勾消。 ⑶书主被糟塌到这种程度,怎能不潸然泪下欤。 ⑷你别看我丑态必露,哼,等他讨书来时,看他嗑响头吧。 3、下列短语结构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天打雷劈 声泪俱下 略施小计 驾风而逃 B、左道旁门 手无寸铁 省吃俭用 劳师动众 C、书香世家 铁石心肠 泰山压顶 人赃俱获 D、进德修业 婉转陈词 对牛弹琴 举家潜逃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处境已经够惨了,你就不要再说这样的话给他“烧冷灶”了。 B、南京大屠杀,一段让人痛彻心肺的血泪史。 C、不用你劳师动众地来帮我,这点事我完全可以解决的。 D、他对她哪里有什么芳心,完全一副人面兽心的样子。 5、在下面的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或副词: ⑴左张右望, 没有一本书,有些家庭, 连一份报纸也没有。 ⑵书柜上的书, 从没有人翻阅, 用以炫耀主人学问庞大,已经足够。 ⑶ 借的是绝版珍本,该恶客 举家潜逃,你 弄个探测器, 探测不到影踪。 ⑷而仅只一本书, 劳师动众,恐怕同情的 是书主, 是恶客。 6、如果你有一位经常借书不还的朋友在某天向你提出借书的请求,你将如何婉言谢绝他的要求呢? 二、理解运用 傅雷家书(节选) 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中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你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 ③孩子,我从你身上得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④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954年1月30日晚 7、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答: 。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8、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是生最愉快的时期。”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9、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答: 10、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 11、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答: 三、综合分析 一本好书 一本好书。标价20元,读书人久觅而得便觉十分合算。即便走出书店只剩下一块钱吃中午饭,一碗清水面也能吃出乐子来。一那本书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只有读书人能品出来。假如把这本书让不读书的人买去,他会觉得十分的冤,20元,可以抽多少支烟,喝多少杯酒?那享受哪能与捧着这一堆“废纸”相比?似向李逵推荐林黛玉,向李清照介绍薛蟠,都是啼笑皆非的事。 一个儒雅的人走进家长里短的人群中,给人的感觉是“酸”,是“迂”,是“不合群”;而一个无聊浅薄者一旦手握实权,却会被众人捧到天上,乃至于形成“高大”的光环。 渔民把大海当做圣地。农人把土地当做母亲。诗人在灵感的涌动里寻求快乐,文盲在太阳的温暖下享受无需思想的安逸。站在自己的立场,人是最善于攻击别人的,攻击的目标若是虚伪、丑恶和无聊,它便闪烁利剑高贵的光芒(;)攻击的目标倘是一切非我,则与“费厄泼赖”相去甚远,似也大可不必。每一种生存方式都有它自己的角度,一统天下,人人一般,不是又回到中世纪去了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