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本体与喻体的相通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尖细B.时断时续,若有若无 C.高亢D.刚强有力 答案:B 3.对文中用“攀登泰山的景象”来描写王小玉说唱的艺术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更好地表现自然美与艺术美。 B.作者巧妙地以视觉形象来烘托听觉感受,乃“通感”之效。 C.表现出王小玉的演唱回环转折、节节高起的特点。 D.起到声情并茂之效,突出王小玉说唱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提示:文中用“攀登泰山的景象”来描写王小玉说唱的艺术效果,采取的是通感的修辞手法,和自然美与艺术美无关。 答案: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9题。 站起来 何保云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身边,三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人,不过,这三个月里面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 三个月以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项比赛,以展示这三个月的训练成果。 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 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汉气概?” 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三个月,看到的结果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禅师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呢?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啊!” 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摘自《知音》)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应声倒地( )(2)禅师( ) (3)气概( )(4)遗憾( ) 答案:(1)yìng (2)chán (3)gài (4)hàn 5.读完文章后,你认为“站起来”是何含意? 提示:不能只答出字面意义,要联系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在失败和挫折中奋起抗争。 6.父亲为什么要训练自己的孩子? 提示:第一段中有原话。 参考答案: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 7.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原因是什么? 提示:这句话的前面有“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这样的话,进行归纳即可。 参考答案:看到儿子这么不经打,共倒地16次。 8.禅师认为真正的男子汉气概是什么? 提示:从禅师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中去总结。 参考答案: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面对失败和挫折顽强不屈、坚持不懈)。 9.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什么? 提示:记叙文类文章讲究主旨蕴涵于记叙描写的事例之中,本文也不例外,不过它并没有完全蕴涵,而是在最后直接点明了主旨。一般来说,这类文章,文中如果有议论的话,把握这些语句,对理解主旨是有直接作用的,或其本身就是主旨。 参考答案: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深层探究 10.本文中,作者对音乐的描摹极具特色,让人如闻其声。请你说说作者是怎样达到这样的效果的。如果让你描摹名曲《二泉映月》那如泣如诉的音乐,你将怎样写?请试着仿照课文的手法描述一下。 提示:作者恰当地运用了比喻及通感等修辞手法。仿写时也要注意运用比喻及通感,使声音形象化、具体化。 参考答案:作者以想象得出的形象做比喻,十分贴切地写出声音婉转悠扬,穿插回旋急促多变。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是作者的想象。以看得见的事物作比喻,写出白妞重又扬起的声音多姿多彩,形色兼备,变化无穷。如“像放那东洋烟火”等。运用通感的修辞,以感觉来描绘声音。如“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