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去虚: ②渺茫: ③诓骗: ④怀古伤今: 2.填空。 ①议论有两种方式,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前者是________,后者是________。 ②驳论文章围绕批判对方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论点,常采用三种方法,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作者所批驳的敌论点是________。作者所采取的批驳方法是 ________。 3.将下面的复句改成一个单句并回答问题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①单句: ②鲁迅先生一向主张将可有可无的字删去,为什么这里不用单句这种更简练的句式? 4.鲁迅先生说:“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文中的: ①“脂粉”是指: ②“筋骨和脊梁”是指: ③“状元宰相”是指: ④“中国人”是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是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阅读全篇,用最简明扼要的话归纳第一段话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6.第一段的两个分号可否改成句号?请说明理由。 ( ) 7.“用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第三句为什么加一个“却”字? ( ) 8.“于是”的意思是 [ ] ①因此 ②接着 ③就 9.第一段与第二段关系是 [ ] ①第一段是作者概写敌论论据,为第二段归纳敌论论点提供依据。 ②第一段写御用文人的行为,第二段写他人的言论,揭露他们可耻的言行。 ③第一段分别从三个方面揭露,第二段从一个方面揭露,作者从四个方面揭露御用文人的丑恶嘴脸。 ④第一段是敌论论据,第二段是敌论论点,作者准备从驳论据入手进而驳倒敌论论点,所以将其论据和论点一起端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