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怀念鸟声,像怀念因为我疏忽而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 一处浓阴,三五只小鸟,曾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那清丽的歌声qìn人心脾,一洗心上的尘埃和身上的疲惫,任何人类的语言无法代替。没有了自由的鸟的鸣唱,便无处可逃,拥拥挤挤跌跌撞撞的世界的喧闹包围了我,无处不在。在喧闹的人的世界上,我重新寻找我们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 “我们的朋友”在鸟市上被明码标价。“我们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样的餐桌,塞进各式各样的嘴里。 我们这样待朋友太久了,我太久太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担心我和我的同类。鸟是人类的长喉,向上帝传达着人的声音,而空中飞过的鸟则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镜子,反映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最起码的良知。 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 (从鸟的数量上去思考。扣住人们的心理意识方面品析。) 5.给文中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无gū( )qìn( )人心脾 蜕化( ) 刽子手( ) 6.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加粗的“竖着耳朵谛听”,从内容上看,作者要突出强调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好人”一词加上双引号的作用是 () A.引用 B.讽刺否定 C.特殊含义 D.特定称谓 8.本文标题是“谁赶走了鸟类”,你读了文章后,认为是谁赶走了鸟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结尾说:“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你认为除了鸟声,还有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