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在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②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7、根据文意填空: 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能概括假山特点的一句话是,池沼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3分) 8、用简明的话概括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的侧重点(每处不超过八个字):(3分) 第①句: 第②句: 第③④句: 第⑤⑥句: 第⑦句: 9、“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和“技术”两词为什么不能调换位置?(3分) 10、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语言回答。(3分) 11、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结构特点是。(2分) (二) ⑴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于画意。⑵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⑶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寂寞。⑷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⑸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⑹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2、本语段的中心句是。(1分) 13、本文段的说明顺序是顺序中的式。(2分) 14、第三句中“寂寞”一词的意思是什么?(2分) 15、第四句中“这是不足取的”中“这”是指。(2分) 16、根据文段内容,请概括“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什么?(2分) 17、举例说明本段使用的说明方法。(3分) (三) 我眼中的苏州园林 人们常说“苏州园林甲江南”,这不无道理。在我眼里,苏州园林的美就在于她的细腻、古拙与灵动。 苏州园林的布局设计是很细腻的,她宛如一个蒙着许多层面纱的清秀女子。当你层层深入,并慢慢地撩起她那薄如蝉翼的面纱时,秀丽清纯的美便自然地呈现在你面前。那是一种恬淡的美感。淡而有味,甜却不腻,它既沁人心脾又让人回味无穷;是那般的真切,却又是那般的不可名状,真的好美。 苏州园林只是结腻吗?当然不,你就看那网师园中的形状千奇百怪的假山,虽是那般的小巧精致,可它毕竟是山啊!那层峦叠峰、峰回路转的情趣,难道不让人有一种置身山林之中的感觉吗?山顶那小小的一块平地,给人一种细致而又不乏狙犷的感觉,极目远眺,又何尝不让人宠辱偕忘、心旷神怡呢?苏州园林真是一幅画,一幅景致隽永的山水画。 苏州园林又是那样的古朴典雅。那镂花的窗,古朴的桌,细致的椅,精美又不显呆板,虽是“雕栏玉砌”,却又“朱颜不改”。苏州园林是与文人雅士相提并论的,她总能让人从中感悟那沧桑的历史与深邃的底蕴。 那靠水的水榭,临池的亭子,妩媚又不乏端庄。俯身,便可看到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还有那些活泼的鲤鱼……那“”的灵动,早已悄然跃入我的心头。 那宁静的池沼,活脱脱一个文静的女子,依傍于青山翠柳,是那样的优雅。一涓细流注入池中,水面漾起小小的晕圈,灵气活现。 更有那四季的花木装点着一切,为假山池沼披上了应时的彩衣。 细腻、古朴、灵动……苏州园林引人入胜。不是吗? 18、结合上下文,用《苏州园林》中的一个短语填在文中横线上。(2分) 19、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分) 20、文章是哪几个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的?(2分) 21、从语段中选出与“更有那四季的花木装点着一切,为假山池沼披上了应时的彩衣”相照应的句子。(2分) 22、文章末段有什么作用?(2分) 23、与课文《苏州园林》相比,两文有什么异同?(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