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自读理解卷及答案 【自读目标】 1、了解圆明园艺术成就和侵略者的罪恶。 2、了解对比结构和反语修辞手法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试卷内容】 一、整体感知 1、信件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它们在内容上有关系。这种安排能起到的效果。 2、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能起到强烈的讽刺效果,试找出运用反语的句子。(至少2处) ⑴ . ⑵ . 3、雨果为了表现圆明园艺术成就之高,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它与等建筑作了类比。 4、圆明园艺术来源于幻想,请从文中找出2个具有幻想色彩的词语。 ⑴. . ⑵. . 二、片段阅读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雨果对圆明园总的评价是什么? 答: . 2、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概括性的语句) 答: . 3、在讲述园中之物时,作者是按着怎样的顺序进行的?都介绍了哪些内容?(分析“请您想像有……那就是这座名园。”) 答: . 4、请你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⑴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答: . ⑵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艺术无国界) 答: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