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分歧(qí) 瘫痪(tān) 熬夜(áo) 沉寂(jì) B.粼粼(lín) 诀别(jué) 姊妹(zí) 荫蔽(yīn)[] C.一霎时(chà) 匿笑(nì) 沐浴(mù) 脸颊(xiá)[ D.捶打(chuí) 菡萏(hàndàn) 徘徊(huí) 絮叨( xù)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1)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 小,自然也轻。(竞—竟) (2)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落叶“唰唰啦啦”地漂落。(漂—飘) (3)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酒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酒酒—洒洒) (4)水藻真绿,把终年伫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伫—贮)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小张今天下午才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说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 4.在下列句子中的方框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4分) (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2)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3)“你偏 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4)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3分)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 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点拨:B项缺主语;C项“加强……水平”动宾搭配不当;D项“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否定不当,应去掉句中的“不”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怀念已故母亲的一篇散文。 C.《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现代诗歌,前者借助金色花的形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后者以花映人,抒发女儿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 D.《世说新语》的作者余嘉锡是南朝宋彭城人。 7.走近名著。(3分) 《繁星》《春水》都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的,请你用三个词语概括这两本诗集的主要内容:母爱、童真、自然。 8.综合性学习。(7分) 你班正在举行“我爱我家”的综合性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开场白。(3分) 同学们: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就有两位天使一直守护着我们,跌倒时,他们把我们扶起;受伤时,他们抚平我们的伤口;高兴时,他们分享我们的快乐……他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温暖 的家,让我们齐声说:“我爱我家”。 (2)在进行成语接龙活动时,同学们纷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自己的家庭,你也选用了一个成语来概括:相敬如宾。(1分) (3)下面的情景,在很多“家”中极为常见。请你阅读下图,写出你的感悟。(3分) 不能对子女包办过多,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做,以培养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与友期行(约定) (2)去后乃至(才) (3)相委而去(离开) (4)下车引之(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元方却头也不回就进了门。 11.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2分)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2.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2分) 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13.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3分) 示例一: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需以礼相待。示例二: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 (责任编辑:admin) |